[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轨道转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3506.7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9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吴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汉策供应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吴肖敏 |
地址: | 230013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枕 轨道 到位检测传感器 定位传感器 轨道系统 控制系统 控制装置 卸料系统 智能轨道 转运系统 扫码器 料仓 卸料 路线计算模块 信号发送模块 指令发送电路 智能控制系统 信号接收器 智能运输车 安装结构 传感电路 固定轨道 轨道运输 两侧分布 运输方便 智能运输 数控化 横置 送料 运转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轨道转运系统,包括轨道系统和控制装置,所述轨道系统包括轨道、在轨道上运转的智能运输车;所述轨道包括两侧的横置在轨道之间的若干轨枕、固定轨道和轨枕的安装结构;在轨枕上安装有定位传感器,所述轨道两侧分布有料仓,每一料仓对应安装有一到位检测传感器;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出发系统、控制系统和卸料系统;所述出发系统包括定位传感器、扫码器、传感电路,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信号接收器、路线计算模块、指令发送电路;所述卸料系统包括到位检测传感器、信号发送模块、卸料设备;所述卸料设备和扫码器安装在智能运输车上。在本发明中采用了智能控制系统用与轨道运输相结合的方式,数控化程度高,运输方便、送料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运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轨道转运系统。
背景技术
与皮带输送线、倍速链输送线等流水线产品类似,轨道车也是一种流水线输送设备。它是利用轨道设定好小车运行轨迹,从而达到在特定区域-例如生产车间内运行的目的。通常轨道车的输送形式可以是悬挂在空中、或者地面,输送形式的选择依据企业加工产品的工艺而定。目前,轨道车输送系统已广泛用于工业流水线生产和物流配送中。
然而现有的轨道车运输系统存在智能化程度低,只能进行指令线路的运输,不能根据货物的具体信息进行分类、输送的问题;同时还会存在送错区域,指令地点与实际目的地不一致等情况。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轨道转运系统,该智能轨道转运系统智能化程度高、成本低、运输方便、送料准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轨道转运系统,包括轨道系统和控制装置,所述轨道系统包括轨道、在轨道上运转的智能运输车;所述轨道包括两侧的横置在轨道之间的若干轨枕、固定轨道和轨枕的安装结构;在轨枕上安装有定位传感器,所述轨道两侧分布有料仓,每一料仓对应安装有一到位检测传感器;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出发系统、控制系统和卸料系统;所述出发系统包括定位传感器、扫码器、传感电路,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信号接收器、路线计算模块、指令发送电路;所述卸料系统包括到位检测传感器、信号发送模块、卸料设备;所述卸料设备和扫码器安装在智能运输车上。
优选的,所述出发系统用于扫描货物二维码,并将数据信号通过传感电路传输至控制系统。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接收来自出发系统的货物信息,并通过路线计算模块计算运输轨道线路,并通过指令发送电路将指令信号输出至出发系统和卸料设备。
优选的,所述卸料系统通过到位检测传感器检测货物信息,将连接控制系统,进行卸料操作。
优选的,所述定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智能运输车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扫码器安装在智能运输车上,用于扫描货物信息码,并通过传感电路将货物信息传输至控制系统。
优选的,货物信息码包括货物的基本信息,包括重量、目的地、型号。
优选的,所述路线计算模块用规划最优轨道线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发明中采用了智能控制系统用与轨道运输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对货物信息、输送路线、卸料系统进行智能化处理,数控化程度高,运输方便、送料准确;节省了大量人力成本和资源,有效的提供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运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图中标号:1、轨道;2、智能运输车;3、轨枕;4、安装结构;5、定位传感器;6、料仓;7、到位检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汉策供应链有限公司,未经蚌埠汉策供应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35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