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儿童注意力评估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23305.7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6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海;唐明峰;唐佳佳;苏重威;刘予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16 | 分类号: | A61B5/16;A61B5/369;G16H50/30;G16H50/2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朱亚冠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儿童 注意力 评估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儿童注意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使用者静坐在位置上,按要求佩戴好脑电采集设备;在评估开始后按照要求做任务并采集数据;其中先获取完全放松状态60S的注意力数据,以此60S的平均注意力作为基线;
步骤(2)、由于基于脑电的注意力检测模块采集到的原始注意力数据噪声较大,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使其变得平滑,以便于更好进行状态划分;对原始注意力数据的预处理分为三个步,分别为平均值滤波和莱茵达准则去除坏点以及Savitzky-Golay滤波;
2.1平均值滤波,定义滑动窗口:
Slide_window(rawdata,Step,WinSize)
其中rawdata是原始数据,Step是滑动窗口的移动步长,WinSize是滑动窗口的长度;平均值滤波具体的做法就是在算出滑动窗口内的数据点的平均值,然后将这些数据点中的第一个数据点用该平均值代替;然后向前移动一定步长,重复上述做法;为了尽可能的不对信号的长度产生太大的影响,令WinSize=3;为了保证原始信号不失真,令Step=1;
2.2莱茵达准则
在上述对数据进行平均值滤波后找到尖峰点,计算该尖峰点附近的30个数据点的平均值与标准差;然后按照莱茵达法则,若尖峰点的值与该30个点的平均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该30个点的标准差,则该点为坏数据点,否则为正常数据点;其中判断为坏数据点之后用该点附近30个数据点的平均值代替该数据点;
莱茵达法则给出的剔除坏点的方法如下:
则Xi为坏点数据;
则Xi为正常点数据;
其中为一段数据的平均值,则Xi为需要判断的数据点,σ为一个定值的常量;
2.3 Savitzky-Golay滤波
步骤(3)、对经过预处理之后的数据进行划分注意力状态,分为六类:放松状态、注意力转移状态、任务状态、专注状态、走神状态、注意力消失状态;具体是:
3.1将经过预处理之后的前60S数据划分为放松状态,并且计算前60S的注意力的平均值,以此作为基线,记为BaseLine;
3.2由于进入专注状态之后,注意力的波动应不太大,在放松状态后判断是否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大于BaseLine,②该点附近的十个数据点的方差小于5;若同时满足上述两点即代表进入专注状态,该点划入专注状态,否则该点属于注意力转移状态;
3.3若步骤3.2判断进入专注状态后,该点之后的数据点若大于BaseLine,即属于专注状态,否则属于走神状态;
3.4当专注状态的数据点超过10个后,则计算该10个数据点的平均值,并且乘以系数0.8,以此作为第二个基线,即为BaseLine2,该基线作为之后划分状态的基线;
3.5在满足3.4的条件后,若前一个点属于专注状态,并且该点满足大于BaseLine2,则该点属于专注状态,否则属于走神状态;
3.6在满足3.4的条件之后,若前一个点属于走神状态,并且判断该点是否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大于BaseLine2②该点附近的十个数据点(前5个,后4个)的方差小于5,该点若是则属于专注状态,否则属于走神状态;
3.7若连续走神状态超过30S,说明用户已经处于注意力消失状态,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才能恢复;一旦出现注意力消失状态,则状态划分结束;
3.8从专注状态开始之后,一直到注意力消失状态之前,均属于任务状态;
步骤(4)、在对整个评估过程的各个状态进行划分后计算与注意力相关的指标,包括放松状态平均注意力、专注状态平均注意力、最高注意力、注意力强度、注意力的持久性、注意力的稳定性、状态转移效率;
放松状态平均注意力:60S放松状态的平均注意力;
专注状态平均注意力:专注状态下注意力的平均值;
最高注意力:专注状态下最高的注意力;
注意力的持久性:专注状态下的总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330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