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传感器电动机的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22582.6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4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日笠昌彦;内木英喜;神谷巧;鹤田雄哉;冲中健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P21/24 | 分类号: | H02P2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电动机 驱动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传感器电动机的驱动装置,能够通过减少感应电压中产生的振铃来顺利地进行无传感器控制。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无传感器电动机的驱动装置(1)进行以下的感应驱动:在通过依次切换对无传感器电动机(11)的各相的线圈的通电来使磁体转子(22)旋转时,基于在各相的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压来检测磁体转子(22)的位置,基于检测出的磁体转子(22)的位置来决定作为通电对象的各相的线圈,在该无传感器电动机的驱动装置(1)中,具有基于感应电压来检测磁体转子(22)的位置的运算电路(13),运算电路(13)具备用于输入感应电压的各相的输入端子,在各相的输入端子中的各端子之间设置有电容器(51)和电阻(52)。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进行无传感器控制的无传感器电动机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无传感器电动机,已知如下一种无传感器电动机:不使用检测转子(磁体转子)的磁极位置的传感器,取而代之,对转子旋转时在定子的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压进行检测,基于其检测信号来生成电动机通电信号,即进行实施“感应驱动”的无传感器控制。
作为这样的无传感器控制的现有技术,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通过无传感器矢量方式来控制电动机的逆变器装置。在该逆变器装置中,进行如下的电动机的无传感器矢量控制:通过一边对要被通电的线圈进行切换,一边从没有被通电的开放相检测感应电压,来检测该感应电压的零交叉点,从而检测转子的位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471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逆变器装置那样进行无传感器控制的情况下,当感应电压中产生振铃(日文:リンギング)时,有可能在检测感应电压的零交叉点时错误地误读为振铃的电压值。于是,无法准确地检测转子的位置,因此有可能无法顺利地进行无传感器控制。特别是在无传感器电动机低速旋转时,感应电压平缓地变化,因此容易错误地误读为振铃的电压值。因此,有可能无法检测感应电压的零交叉点,从而无传感器控制本身都无法进行。另外,还有可能电动机的起动失败。此外,感应电压的零交叉点是指感应电压的符号从正和负中的一方向另一方转变时过零的点。
因此,本公开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减少感应电压中产生的振铃来顺利地进行无传感器控制的无传感器电动机的驱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无传感器电动机的驱动装置,具有无传感器电动机,该无传感器电动机具备:定子,其具备多个相的线圈;以及转子,其与所述定子相对应地设置,所述无传感器电动机的驱动装置进行以下的感应驱动:在通过依次切换对所述无传感器电动机的各相的线圈的通电来使所述转子旋转时,基于在所述各相的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压来检测所述转子的位置,基于检测出的所述转子的位置来决定作为通电对象的所述各相的线圈,所述无传感器电动机的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运算电路,该运算电路基于所述感应电压来检测所述转子的位置,所述运算电路具备用于输入所述感应电压的各相的输入端子,在所述各相的输入端子中的各端子之间设置有作为电阻成分发挥作用的电路元件。
根据该方式,通过在各相的输入端子中的各端子之间设置作为电阻成分发挥作用的电路元件,来进行从无传感器电动机侧来看的阻抗匹配。由此,能够减少在各相的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压中产生的振铃。因此,能够在无传感器电动机的广范围的转速下检测感应电压的零交叉点,因此能够顺利地进行无传感器控制。
在上述的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电路元件被进行Δ接线。
根据该方式,通过将在各相的输入端子之间作为电阻成分发挥作用的电路元件进行Δ接线,来可靠地进行从无传感器电动机侧来看的阻抗匹配,从而能够减少感应电压中产生的振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三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爱三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25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