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低速磁浮F型轨位移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22572.2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1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胡连军;蔡文锋;徐银光;代丰;李忠继;杨吉忠;林红松;徐浩;冯读贝;陈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速 位移 检测 装置 | ||
中低速磁浮F型轨位移检测装置,以实现对F型轨的竖向位移实时监测,有效避免对车辆悬浮架间隙传感器产生干扰,且不会对列车的平稳运行产生影响。包括固定设置于轨道梁上的承轨台和安装于承轨台上的F型轨,相邻F型轨的纵向端面之间存在轨缝。所述轨道梁或者承轨台上固定设置支架和位移传感器,该支架的横臂延伸入轨缝内,位移传感器上端与拉线末端连接,支架上设置多个支点,拉线通过缠绕支点形成张紧和换向,拉线前段呈竖向延伸,其前端固定在F型轨底部的磁极面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低速磁浮位移检测方法及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中低速磁浮F型轨位移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形成多个城市群,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交通网络更加发达。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以其噪声小、振动小、便捷舒适、相对地铁造价低廉、选线自由度大等特点,能够与传统轨道交通形成互补。目前,国内已经建成长沙、北京等两条商业运营线,同时广东清远、湖南凤凰等也已在规划建设当中,市场前景广阔。
中低速磁浮列车运行原理为磁悬浮运行,其稳定性及运行与轨道的几何状态有着紧密联系,因此需要对F型轨在列车运行条件下进行检测。不同于传统的“工”字型轨道,磁浮轨道的“F”型特殊断面导致检测的难度增加。在运营过程中,列车的悬浮电磁铁与F型轨相互作用,形成抱轨动作,导致检测的空间受到极大限制。此外,磁浮列车中存在强磁环境,容易导致普通的检测设备受到干扰。故现有检测装置无法应用于磁浮轨道的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低速磁浮F型轨位移检测装置,以实现对F型轨的竖向位移实时监测,有效避免对车辆悬浮架间隙传感器产生干扰,且不会对列车的平稳运行产生影响。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中低速磁浮F型轨位移检测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轨道梁上的承轨台和安装于承轨台上的F型轨,相邻F型轨的纵向端面之间存在轨缝,其特征是:所述轨道梁或者承轨台上固定设置支架和位移传感器,该支架的横臂延伸入轨缝内,位移传感器上端与拉线末端连接,支架上设置多个支点,拉线通过缠绕支点形成张紧和换向,拉线前段呈竖向延伸,其前端固定在F型轨底部的磁极面上。
所述拉线的前端固定在F型轨的内腿底部磁极面上,或者固定在外腿底部磁极面上。
所述位移传感器包括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所述拉线包括末端与第一位移传感器连接的第一拉线、末端与第二位移传感器连接的第二拉线;所述第一拉线的前端固定在F型轨的外腿底部磁极面上,第二拉线的前端固定在F型轨的内腿底部磁极面上。
所述支架和支点由非磁通性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当磁浮列车通过时,通过拉线的长度变化即可测得F型轨的位移变化,特别是垂向上的位移变化,不需要通过换算,直接实时测量出列车运动过程中F型轨磁极面的位移变化值;
二、拉线和支架横臂设置于轨缝内,可有效避免对车辆悬浮架间隙传感器产生干扰,且不会对列车的平稳运行产生影响。
三、支架和支点由非磁通性材料制成,可有效避免受到强磁环境的干扰,不会对列车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低速磁浮F型轨位移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低速磁浮F型轨位移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低速磁浮F型轨位移检测装置中支架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25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