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器系统及其显示画面补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2462.6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8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马明青;曾柏杰;陈彦呈 | 申请(专利权)人: | 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58 | 分类号: | G09G3/32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罗英;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器 系统 及其 显示 画面 补偿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器系统及其显示画面补偿方法。显示器系统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驱动电路及电压降估算电路。显示面板包括多条电源走线及多个像素单元。各像素单元的电源端通过各电源走线耦接电源电压。显示驱动电路耦接显示面板,用以接收多个数据驱动电压,以分别驱动此些像素单元。电压降估算电路耦接显示驱动电路,且接收灰阶画面数据。电压降估算电路将灰阶画面数据转换为多个电流数据及此些数据驱动电压,根据相邻两像素单元之间的电源走线的寄生电阻值及此些电流数据产生多个电压降值,且根据此些电压降值调整至少部分数据驱动电压或补偿至少部分像素单元的电源端的电压,以提高显示画面的亮度均匀度及色彩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画面补偿方法,以及采用此显示画面补偿方法的显示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产业及光电产业的发展,发光二极管(Light Emission Diode,LED)不但广泛地应用于照明用途,也被应用在显示器的领域。其中,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ED,OLED)显示器因具有厚度薄、高效率、高对比、无视角限制以及反应速度快等特性,而被认为是显示器的未来主流之一。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局部等效电路示意图。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920包括多条扫描线SL、多条数据线DL、多条电源走线PL以及像素阵列,其中像素阵列具有呈现阵列式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PX。但为了附图简洁起见,图1仅示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920的其中一条数据线DL上的多个像素单元PX。每个像素单元PX的电源端PI依序地耦接在用于传输电源电压ELVDD的电源走线PL上。每个像素单元PX包括像素驱动电路PD及有机发光二极管LD。每一个像素驱动电路PD皆采用两个晶体管T1、T2以及一个电容C1(即2T1C)的电路架构。其中,晶体管T1的第一端耦接电源端PI。晶体管T1的第二端耦接有机发光二极管LD的阳极端。有机发光二极管LD的阴极端耦接参考电压VSS。晶体管T2的第一端耦接对应的数据线DL以接收对应的数据驱动电压。晶体管T2的第二端耦接晶体管T1的控制端。晶体管T2的控制端耦接对应的扫描线SL以接收对应的扫描驱动电压。电容C1的第一端耦接晶体管T1的控制端以及晶体管T2的第二端。电容C1的第二端耦接晶体管T1的第一端及电源端PI。
在理想的情况下,假设电源走线PL不具有阻抗,亦即电源电压ELVDD在传输过程中是没有电压降(IR drop)的,因此每个像素单元PX的电源端PI的电压皆为电源电压ELVDD。于此情况下,当显示面板显示纯色画面时,流经每个像素驱动电路PD的电流Id皆相同,致使每个有机发光二极管LD的亮度皆相同而使显示面板呈现出均匀的亮度。然而,在实际的情况下,电源走线PL不可避免的存在阻抗,例如图1所示的电阻R1所示。当电流流经电源走线PL时,会在电源走线PL的各电阻R1的两端产生电压降,致使每个像素单元PX的电源端PI的电压并不相同,如此将会影响显示画面的亮度均匀度及色彩准确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器系统及其显示画面补偿方法,可提高显示画面的亮度均匀度及色彩准确度。
本发明的显示器系统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驱动电路以及电压降估算电路。显示面板包括多条电源走线以及多个像素单元。此些像素单元中的每一者的电源端通过此些电源走线的其中一者耦接电源电压。显示驱动电路耦接显示面板,用以接收多个数据驱动电压,以分别驱动此些像素单元。电压降估算电路耦接显示驱动电路,且接收灰阶画面数据。电压降估算电路将灰阶画面数据转换为多个电流数据及此些数据驱动电压,且根据此些像素单元中的相邻两像素单元之间的电源走线的寄生电阻值及此些电流数据产生多个电压降值。电压降估算电路根据此些电压降值调整至少部分此些数据驱动电压或补偿至少部分此些像素单元的电源端的电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器系统还包括阻值设定接口。阻值设定接口耦接电压降估算电路。阻值设定接口用以提供寄生电阻值至电压降估算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24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城市公共数据更新系统
- 下一篇:支付密码自动生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