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净化印染废水的水处理剂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2166.6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5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潘璞;陈镇;胡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1/52;C02F1/56;C02F1/28;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宋林清 |
地址: | 4111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染废水 水处理剂 印染废水处理 净化 高岭土 聚丙烯酰胺 聚合氯化铝 聚酰胺树脂 六偏磷酸钠 二次污染 高铁酸钠 净化效果 去离子水 处理剂 硫化钙 碳酸钠 絮凝剂 石膏 掺杂 污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净化印染废水的水处理剂,包括:聚丙烯酰胺30‑40份、聚合氯化铝18‑26份、聚酰胺树脂30‑40份、六偏磷酸钠18‑22份、碳酸钠18‑22份、硫化钙5‑8份、絮凝剂5‑10份、高岭土10‑15份、高铁酸钠掺杂石膏20‑25份、去离子水80‑100份,在印染废水处理时,加入可净化印染废水的水处理剂可以有效的对印染废水达到一个高效的净化效果,同时不会造成二次污染,避免了在印染废水处理时因工序繁多与处理剂使用过多,使得对环境与处理人员造成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净化印染废水的水处理剂。
背景技术
近年来,印染废水的治理已经成为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常用的染料废水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絮凝沉淀法、化学氧化法、膜分离法和生物讲解法。这些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印染废水中染料的含量,但仍然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缺陷,例如,因吸附率低、处理成本过高和对染料废水成分变化的适应性差,结果是对染料的去除效果欠佳,无法做到高效的洁净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净化印染废水的水处理剂,1、一种可净化印染废水的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聚丙烯酰胺30-40份、聚合氯化铝18-26份、聚酰胺树脂30-40份、六偏磷酸钠18-22份、碳酸钠18-22份、硫化钙5-8份、絮凝剂5-10份、高岭土10-15份、高铁酸钠掺杂石膏20-25份、去离子水80-100份,可净化印染废水的水处理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高岭土与高铁酸钠掺杂石膏进行粉碎研磨,得到高岭土粉末与高铁酸钠掺杂石膏粉末而后将粉碎后的粉末进行筛网过滤,进行筛选备用;
S2:将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聚酰胺树脂、六偏磷酸钠、碳酸钠和一半量的去离子水加入到反应釜中,进行混合搅拌,同时进行加热处理,得到化合溶液;
S3:待反应釜自然降温后将硫化钙加入到反应釜中,进行混合搅拌,将硫化钙溶解到化合溶液中;
S4:将高岭土粉末与高铁酸钠掺杂石膏粉末加入到反应釜中,同时将剩余的离子水加入到反应釜中,进行高速的混合搅拌,同时进行加热处理,彻底混合后向反应釜加入絮凝剂,而后进行搅拌,待冷却后得出可净化印染废水的水处理剂;
S5:将可净化印染废水的水处理剂进行检测,将合格的产品进行灌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1中,过滤的筛网为60目筛网。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2中,混合搅拌时间为20min,加热温度为6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3中,混合搅拌时间为5min。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4中,混合搅拌时间为30min,加热温度为8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印染废水处理时,加入可净化印染废水的水处理剂可以有效的对印染废水达到一个高效的净化效果,同时不会造成二次污染,避免了在印染废水处理时因工序繁多与处理剂使用过多,使得对环境与处理人员造成污染。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程学院,未经湖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21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