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高分辨率溶解曲线鉴定梨树早花的SNP标记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21990.X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4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李晓龙;汤子凯;张绍铃;张询;李甲明;张明月;宋波波;谢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44;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傅婷婷;徐冬涛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高分辨率 溶解 曲线 鉴定 梨树 snp 标记 及其 应用 | ||
一种基于高分辨率溶解曲线鉴定梨树早花的SNP标记及其应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梨早花紧密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引物及其应用。一种与梨早花紧密相关的SNP标记Pef072‑01,引物:SEQ ID NO.1;SEQ ID NO.2。利用该特异引物基于高分辨率溶解曲线可对梨树开花早晚进行良好分型。本发明提供的梨早花分子标记引物可用于梨早花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对于加快梨品种的遗传改良进程,提高育种选择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遗传育种领域,涉及一种基于高分辨率溶解曲线鉴定梨树早花的SNP标记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梨果不仅具有风味多汁、酸甜爽口等特性,而且富含膳食纤维和多种营养成分,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抗氧化的功能,因而深受消费者喜爱。梨是世界范围的主要栽培果树树种,在五大洲的87个国家均有栽培。梨也是我国的第三大果树树种。我国梨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相较于其他果树物种,梨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其在中国的南北方均有广泛种植。这种对气候的广泛适应性取决于梨树开花的时间。例如,控制梨树的开花时间可以帮助梨树应对早春的多雨、霜冻等天气,避免了恶劣天气对梨树产量的影响;同时,一些早花的梨品种也会提早成熟、提前上市。目前,我国梨的主栽品种中果实的花期都比较集中,一旦遭遇不良气候条件,就会引起整个梨产业的巨大波动。因此,培育不同花期的梨品种对生产的意义重大,也是最近几年我国梨品种改良的重要目标之一。
梨新品种的选育主要以杂交选育为主,而杂交选育通常是通过表型进行的,并且梨的童期较长,利用传统的育种技术选育新的品种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培育出品质优良、适应性强、丰产耐贮的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具有很大困难。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育种技术可以提高选择效率,加快育种步伐。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SNP(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已经成为主流的分子标记。SNP指在基因组上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形成的核苷酸序列多态性,是目前认为最具有研发潜力的检测技术,与其他已知分子标记相比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在基因组中分布密度更高更均匀;二是易实现数据整合比较;三是通量高,检测位点数可达到几百万个;四是部分标记与功能基因甚至植物表型相关[1,2]。SNP分子标记检测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大豆[3]、花生[4]、水稻[5]和小麦[6]等植物的分子辅助育种。
目前有关梨树花期的研究甚少,对梨早花的SNP分子标记开发及应用尚未有报道。因此,开展梨早花的SNP分子标记开发,并建立自然群体辅助选择技术体系,对于提高育种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梨的重测序数据信息,开发基于高分辨率溶解曲线鉴定梨早花的SNP特异标记Pef072-01。通过该分子标记可以预测早花的梨品种,为实现梨树开花早晚的早期鉴定和筛选提供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技术支持。
与梨早花紧密相关的SNP标记Pef072-01,位于登录号为AJSU00000000的梨基因组序列Chr1的第7074631个碱基处;该标记在早花品种中为A,晚花品种中为G。
本发明所述的SNP标记Pef072-01在鉴定梨早花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SNP标记Pef072-01在梨树开花早晚的早期鉴定和筛选的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与梨早花紧密相关的SNP标记引物对,由Pef072-01-F:SEQ ID NO.1和Pef072-01-R:SEQ ID NO.2组成。
本发明所述的SNP标记引物对在鉴定梨早花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SNP标记引物对在改良梨树开花早晚的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19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