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l/NiO片状铝热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21708.8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8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黎学明;郭晓刚;王琪辉;王雅丽;陶志;徐鹏;陈金;杨晟博;何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6B33/00 | 分类号: | C06B33/00;C23C18/12;C23C14/18;C23C14/35 |
代理公司: | 北京迎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12 | 代理人: | 张群峰;钱扬保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l nio 片状 铝热剂 制备 方法 | ||
Al/NiO片状铝热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片状可剥离金属基底;配置水热合成反应液;执行水热合成反应以在基底上获得前驱体;焙烧前驱体以在基底上形成NiO片层;最后在NiO片层上再磁控溅射纳米铝膜,从而得到片状Al/NiO纳米含能材料复合薄膜。本发明的铝热剂储存、携带方便,生产成本低,环境友好,燃烧放热性能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含能材料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铝热剂只是简单混合铝粉和金属氧化物,所以铝热表面反应速率较慢,点火温度较高,实际的放热量也很低,很难满足军事等特殊工业较高要求的需要。现有的一些实验室铝热剂制备方法虽然在很多方面有所改进,但在铝热反应的传质速率、工艺设计、环境友好性、使用便利性及工业化生产等方面仍然无法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性能更加优良的铝热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Al/NiO片状铝热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片状金属基底;
将硫酸镍和氢氧化钠以摩尔比1:2左右混合形成混合液;
使用硫酸调节混合液的pH值为5-9;
将调节pH值后的混合液移置入反应釜中;
再在反应釜中放入基底;
使反应釜温度保持150~260℃,反应12~24h,从而在基底上附着形成(浅绿色)前驱体;
取出附着有前驱体的基底,并使用蒸馏水和乙醇分别对前驱体进行超声清洗;
对清洗后的前驱体进行焙烧处理以在基底上形成NiO片层,其中焙烧温度为300~400℃,焙烧时间为2h;
然后再将基底上形成的NiO片层冷却至室温;
最后在NiO片层上再磁控溅射纳米铝膜,从而得到片状Al/NiO纳米含能材料复合薄膜。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对所得片状Al/NiO纳米含能材料复合薄膜进行真空干燥降温。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从所得片状Al/NiO纳米含能材料复合薄膜去除或剥离金属基底。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在硫酸镍和氢氧化钠所形成的混合液加入,1,4-丁炔二醇和聚乙二醇(PEG),其中1,4-丁炔二醇和PEG的摩尔比为1:1左右,1,4-丁炔二醇和硫酸镍的摩尔比为1:2000左右。在本发明中,1,4-丁炔二醇有助于提高致密度和亮度,聚乙二醇则通过改善表面的带电情况实现片状NiO的生成。
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PEG2000。
根据本发明,磁控溅射参数优选为:负偏压1.6×103V、极间距0.07m、保护气体(氩气)压力0.70Pa;溅射镀覆时间为0.2~0.5h。
根据本发明,金属基底可以为Ti片、Cu片、不锈钢片或Ni片,优选使用Ni片。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铝热剂,由上述方法制备。
本发明通过使用金属基底,简化了前驱体的收集工作并方便了后续加工处理和储存。
本发明的片状金属基底还优选进一步设置有断裂线,以形成所需大小的合适片区,从而便于后续剥离金属基底。此外,根据需要,可以仅仅剥离(例如通过沿断裂线执行简单的掰断动作)所需数量的片区,从而方便剩余铝热剂的储存和携带。
本发明还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制备的Al/NiO片状铝热剂纳米含能材料复合薄膜表面分布均匀,大幅提升了铝粉与氧化物的接触面积及均匀程度,几乎不存在团聚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17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能声束消减推进剂固化残余应力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二维含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