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种生物识别的虹膜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1353.2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5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毛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龙飞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8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种 生物 识别 虹膜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种生物识别的虹膜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采集人面图像信息;步骤S2、对所述人面图像信息进行识别;步骤S3、人面识别通过后采集虹膜图像信息;步骤S4、对所述虹膜图像信进行识别;步骤S5、虹膜识别通过后将民爆信息与虹膜识别信息、人面图像信息关联储存。本发明通过多种生物信息识别技术可有效防止信息造假的可能性,并且将生物识别信息与民爆信息进行捆绑,为后续民爆事故中查询相关原因提供了信息基础,对于民爆从业人员来说起到警示的作用,从而提高整个民爆行业的从业责任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虹膜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种生物识别的虹膜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尚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各种建设和矿山开采都需要大量的爆破作业,例如仅仅青岛市,一年就有200多个爆破工地,需要炸药2万多吨,雷管1亿多发。爆破引起了大量的伤亡事故,爆破事故在煤矿事故中占有很高的比重,重特大事故中占1/3以上,瓦斯与煤尘爆炸事故中占40%以上。引发煤矿爆破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云起爆器技术太落后,都是上世纪60年以前的技术,没有安全闭锁功能、监管功能,没有远程对云起爆器的控制功能,致使爆破事故发生高,有关机关监测难的情况。
虹膜识别技术越来越被用于爆破作业中大规模人员监管使用,其由于虹膜特征的唯一性,从而用于身份识别的唯一性验证,为了数据的准确性,传统的虹膜数据采集均需要采用人工监管,这样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并且还会存在人监管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种生物识别的虹膜识别方法,用以解决现有虹膜识别不精准、容易造假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
一种基于多种生物识别的虹膜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集人面图像信息。
步骤S2、对所述人面图像信息进行识别。
步骤S3、人面识别通过后采集虹膜图像信息。
步骤S4、对所述虹膜图像信进行识别。
步骤S5、虹膜识别通过后将民爆信息与虹膜识别信息、人面图像信息关联储存。
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采集身份证信息,截取身份证信息上的头像信息,并在步骤S2中将人面图像信息与头像信息进行人面特征比对。
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步骤S1之前包括采集人面距离信息,当人面距离信息满足距离条件后进入步骤S1。
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步骤S1之前包括采集人面周围的光强信息,若光强信息未满足光强条件,则开启补光灯组。
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补光灯组设有多组补光灯,根据光强信息满足的光强等级,而开启与光强等级相对应的补光灯,光强等级根据光强信息满足的最大光强阈值而定。
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步骤S3中人面识别通过后开启第一计时阶段,若第一计时阶段内未采集虹膜图像信息,则终止。
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步骤S5中虹膜识别通过后开启第二计时阶段,若第二计时阶段内未采集民爆信息,则终止。
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步骤S3中人面识别通过后开启虹膜电动门,暴露出虹膜采集装置。
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虹膜电动门开启后,暴露民爆信息采集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龙飞,未经毛龙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13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