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治疗肥胖、高血压的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1331.6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8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俞含;张片红;李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新药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华东医药五禾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P3/04;A61P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肥胖 高血压 高血压人群 甘油三酯 药食同源 决明子 收缩压 舒张压 薏苡仁 黄精 肥胖 预防 药材 协同 安全 发现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和/或治疗肥胖与高血压的组合物,含有黄精、决明子和薏苡仁。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源自药药食同源的药材,安全。同时意外的发现其具有非常好的协同效果,可以有效的降低肥胖兼高血压人群的BMI指数、甘油三酯、收缩压、舒张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减肥且降血压效果的药食同源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已成为影响我国乃至全球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高血压是患病率较高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全球心血管病死亡人数为1700万,占慢性病死亡人数的46%,其中高血压并发症死亡940万,已成为影响全球疾病负担的首要危险因素。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2012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估计目前我国成人高血压患者约为2.6亿;与2002年相比,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上升,农村地区增长更加迅速(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6:22-24)。
高血压属于慢性病,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有效控制血压到目标水平(一般来说要求血压低于140/90mmHg),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如防止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病的发生及进展,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死亡风险。常用降压药有很多并不断涌现出新的品种,其主要通过影响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内皮素系统等对血压的生理调节起重要作用的系统而发挥降压效应。但在临床中往往药物治疗依旧无法控制血压,并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比如利尿药氢氯噻嗪会导致血钾降低、尿酸升高;ACEI类药物(如卡托普利)可能会引起咳嗽、血管性水肿;钙拮抗剂也可能会引起头痛、水肿、面色潮红等。
在流行病学的调查中发现:体重和体重指数(BMI)与血压水平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以人群为基础的前赡性研究中,BMI始终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肥胖作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已属定论。众多的文献报道,随着BMI的增加,血压进行性增高。统计资料显示,BMI≥24kg/m2者四年内高血压的发病率是BMI<24kg/m2者2~3倍;体脂增加10%,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上升6mm Hg和4mm Hg(石湘芸,朱智明.高血压与肥胖[J].海军总医院学报2002,15:230-235)。
正是意识到超重与肥胖可能导致血脂异常、增加脑血管病变、增加患高血压的概率、增加心脏负荷、导致脂肪肝、增加糖尿病风险、引起骨关节疾病、肥胖者易患癌症等风险,越来越多的减肥产品上市场。
药品领域曾经有过很多减肥药,诸如西布曲明、奥利司他、利拉鲁肽等,除了治疗费用高外,还多多少少的存在着药物的毒副作用,比如可能引起肝肾功能的损害。因此减肥药品中有些是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并在需要时要监控服药人员的肝肾功能。这些都不方便于肥胖人群日常使用,更不适合于将之当成保健品使用。
中药材以及药食同源的物品中,有一些具有减肥或降血压的泛泛报导或民间使用。比如:
黄精(学名:Polygonatum sibiricum),为黄精属植物。黄精水浸膏对心血管有一定的作用。
决明子,是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以其有明目之功而名之。味苦、甘而性凉,具有清肝火、祛风湿、益肾明目等功能。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但也有消息称决明子药性寒凉,有泄泻和降血压的作用。
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var.mayuen(Roman.)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薏苡仁是常用的中药,也是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新药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华东医药五禾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新药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华东医药五禾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13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