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电装置、电阻检测方法及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1174.9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1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发荣;程允辉;赵文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G01R27/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李庆波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装置 电阻 检测 方法 电路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包括:充电电路、充电端子、检测端和处理电路;充电端子设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连接于充电电路的输出端,第二端用于与外部负载的输入端连接,以向外部负载输出充电电路产生的充电信号;检测端用于连接于外部负载的输入端;处理电路连接于充电端子的第一端和检测端,并利用所获取的负载电压、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计算得到充电端子的接触电阻;和/或用于在向外部负载充电时,通过利用所获取的负载电压及充电电流计算得到外部负载的负载电阻。通过本申请所提供的充电装置,可实现求得更加准确的充电端子的接触电阻和外部负载的负载电阻。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阻检测方法及检测电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充电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充电装置、电阻检测方法及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行业的发展,对于终端的充电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现有终端的充电中,座充占较大的比例。在传统的座充技术中,只是简单检测电池或终端是否在位,检测电池电压确定是否启用充电。但是,当座充与电池接触不良或接触电阻偏大时,由于充电回路要保证恒流充电,造成接触点很高的发热功率,这样就会大大增加烧毁座充及充电线路的风险。而当座充接触电阻大到一定程度,充电回路电流无法达到对讲机要求的电流,会出现电池电量越充越少甚至导致关机,会影响用户体验。故现在需要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实现准确检测出充电回路中的电阻,减少充电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充电装置、电阻检测方法及电路,能够实现准确检测到接触电阻和负载电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充电电路、充电端子、检测端和处理电路;其中,所述充电端子设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与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端用于与外部负载的输入端连接,以向所述外部负载输出所述充电电路产生的充电信号;
所述检测端用于连接于所述外部负载的输入端;
所述处理电路连接与所述充电端子的第一端和所述检测端,用于在向所述外部负载充电时,通过所述检测端获取所述外部负载的输入端的负载电压,并获取所述第一端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并利用所述负载电压、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计算得到所述充电端子的接触电阻;和/或用于在向所述外部负载充电时,通过所述检测端获取所述外部负载的输入端的负载电压,并获取所述第一端的充电电流,并利用所述负载电压和充电电流计算得到所述外部负载的充电电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阻检测方法,所述电阻检测方法应用与充电装置中,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充电电路、充电端子和检测端,其中,所述充电端子的第一端通过开关元件连接于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充电端子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外部负载的输入端,用于向所述外部负载输出所述充电电路产生的充电信号;所述检测端用于连接所述外部负载的输入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向所述外部负载充电时,通过所述检测端获取所述外部负载的输入端的负载电压,并获取所述第一端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
利用所述负载电压、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计算得到所述充电端子的接触电阻;和/或利用所述负载电压和充电电流计算得到所述外部负载的负载电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阻检测电路,所述电阻检测电路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上所述的电阻检测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11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