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氯己定类抗菌药物的藻酸盐纤维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20984.2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83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雷生姣;石松松;曹轲;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9/00 | 分类号: | D01F9/00;D01F1/10;A01N47/44;A01P1/00;A61L26/00;D06M13/123;D06M13/368;D06M13/432;D06M101/0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王玉芳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氯己定类 抗菌 药物 藻酸盐 纤维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氯己定类抗菌药物的藻酸盐纤维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以盐酸多巴胺或其他或胺盐或戊二醛为交联剂对藻酸盐纤维进行接枝处理,接葡萄糖酸氯己定或醋酸氯己定,得到含氯己定类抗菌药物的藻酸盐纤维,接枝方法包括浸泡或喷洒。本发明有别于传统海藻酸盐纤维制备发明,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无需高耗能高耗资源,制备过程也无高污染,设备投资合适,生产周期短,发明推广和应用较容易。
发明领域
本发明属于伤口愈合治疗发明领域,涉及一种含氯己定类抗菌药物的藻酸盐纤维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发明
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的动态过程,细菌感染是影响伤口愈合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伤口处理不善或敷料使用不当,细菌感染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传统敷料功能单一,无抗菌性,吸液率较差,易刺激皮肤并影响伤口的治愈,细菌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且在揭除时易造成二次损伤,因此新型敷料的开发是热点。1962年,Winter首次提出了伤口湿润愈合的概念,于1970年被Rovee等人的人体试验证实,湿润条件会加速伤口上皮细胞移行增生的速度。临床上,需要更有效的伤口复原医材及更符合多样化疾病伤口的敷料来弥补传统敷料性能的不足。伤口湿性愈合理念的不断推广和接受以及其他多种因素,促进了新型敷料不断涌现,其种类、性能和功能更加多元化,尤其以海藻酸盐敷料和水凝胶敷料为代表。
葡萄糖酸氯己定(chlorhexidine gluconate)具有相当强的广谱抑菌、杀菌作用,是一种较好的杀菌消毒药。实验证明,其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效,常常外用于皮肤消毒、伤口冲洗、漱口液等。氯己定及其盐类比醇类的杀菌作用时间长,具有持续性(残留物附着),能有效控制感染菌滋生。葡萄糖酸氯己定为碱性化合物,藻酸盐为阴离子聚合物,二者不会反应,可以稳定共存。任燕等研究了2%葡萄糖酸氯己定皮肤消毒液对医院中MRSA、VRE、KPC和MDRAB四种重要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分别为19.53mg/L、39.06mg/L、312.50mg/L和625.00mg/L。
传统海藻酸盐敷料采用湿法纺丝进行制备,湿纺需要种类繁多、体积庞大的原液制备和纺前准备设备,配有凝固浴、循环及回收设备,其工艺流程复杂、厂房建筑和设备投资费用大、纺丝速度低,成本较高。复配型藻酸盐材料性能良好,但是均存在抗菌性能不足的缺陷,且多种材料仅是简单的复配,并未进行有效的分子接枝。新型载药抗菌敷料多以纳米银系化合物、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和聚六亚甲基胍盐等为抗菌剂,其中纳米银和纳米氧化锌具有细胞毒性,且纳米银极易被氧化为Ag2O而失活,纳米氧化锌的抗菌机理还不明确。纳米二氧化钛的抗菌效果受光催化的影响。高含量的聚六亚甲基胍盐具有潜在的致癌、致突变和生殖毒性,欧美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SCCS)在2017年4月颁布的新法案中,明确规定其安全限值为0.1%;且聚六亚甲基胍盐可与藻酸盐发生离子络合反应,易导致其抗菌性钝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发明的不足,提供一种含氯己定类抗菌药物的藻酸盐纤维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的方案是:
一种含氯己定类抗菌药物的藻酸盐纤维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以盐酸多巴胺或其他或胺盐或戊二醛为交联剂对藻酸盐纤维进行接枝处理,接葡萄糖酸氯己定或醋酸氯己定,得到含氯己定类抗菌药物的藻酸盐纤维,接枝方法包括浸泡或喷洒。
优选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水搅拌过程中加入海藻酸钠/钾得到的纺丝液,继续搅拌,加入葡萄糖酸氯己定或醋酸氯己定和交联剂,充分搅拌溶解并反应、过滤得到纺丝原液;
步骤二:采用湿法纺丝机,将纺丝原液挤入CaCl2凝固液的凝固池中,凝固过程中流加补充液CaCl2凝固液和葡萄糖酸氯己定或醋酸氯己定;
步骤三:原液经凝固浴后喷丝、一次拉伸、二次拉伸得到纤维初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09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