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阵列式硬盘的状态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0655.8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6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郑冠儒;李岩;薛广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2 | 分类号: | G06F1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450018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盘 控制指令 状态显示装置 阵列式 视觉暂留效应 阴极 周期性发送 顺序发送 顺序获取 顺序控制 显示模块 显示状态 阳极连接 预设频率 状态生成 人眼 配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阵列式硬盘的状态显示装置,包括:排成阵列的多个LED;IO扩展模块,具有若干个第一IO端口和若干个第二IO端口,每个第一IO端口与其中一行LED的阳极连接,每个第二IO端口与其中一列LED的阴极连接;LED控制模块,与IO扩展模块连接,配置为以第一预设频率周期性地顺序获取每一个硬盘的状态并根据状态生成控制指令,将每个控制指令顺序发送至IO扩展模块,其中,IO扩展模块配置为根据控制指令通过对应的第一IO端口和第二IO端口顺序控制对应的LED,进而显示每个硬盘的状态。本发明公开的方法通过周期性发送控制指令的方式,即通过不断的轮扫,能够依据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来通过显示模块的不同显示状态表示相应硬盘的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存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阵列式硬盘的状态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5G以及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当前的数据量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据研究表明,过去2年所产生的数据量已超过了人类历史所产生的全部数据量。如此海量的数据需要大容量的存储设备做支撑,因此市场对服务器的存储容量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当下对于一台普通的存储服务器来说,存储容量也往往在上百TB,甚至PB的级别。对于这种大容量的存储要求,一般通过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rives,RAID)技术来实现。RAID技术是通过将多个小容量的硬盘组成一个虚拟磁盘组来得到大容量的存储空间。通过RAID技术可以在得到大容量存储空间的同时,硬盘运行的稳定性和速率不会下降。除此之外,RAID技术可以通过重建功能来保证当虚拟磁盘组中的一块硬盘出现故障时,利用其它硬盘中的数据和相关算法可以将故障硬盘中的数据恢复,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容错能力。
对于这种硬盘阵列,为维护方便,一般都会在每个硬盘上设置2到3个LED灯,来指示硬盘的在位、故障、重建、定位等信息。例如,一般的服务器会使用蓝灯常亮来表示硬盘在位,蓝灯闪烁来表示硬盘定位,红灯常亮来表示故障,红灯闪烁来表示硬盘重建。随着硬盘阵列中硬盘个数的增多,相应的LED灯和控制线路也成倍的增加,传统的技术是使用控制器上的端口直接连接LED驱动模块来实现对LED的控制,因此会需要较多的端口。例如对于一个72硬盘的存储服务器,需要144个led灯来表示状态,因此也需要控制器上的144个端口。这样会占据较多的GPIO资源,造成成本上的增加。除此之外,这种连接方式对走线的要求更复杂,因此需要更多的层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阵列式硬盘的状态显示装置,包括:
排成阵列的多个LED,每行LED的阳极相互连接,每列LED的阴极相互连接;
IO扩展模块,所述IO扩展模块具有若干个第一IO端口和若干个第二IO端口,每个所述第一IO端口与其中一行LED的阳极连接,每个所述第二IO端口与其中一列LED的阴极连接;
LED控制模块,所述LED控制模块与所述IO扩展模块连接,所述LED控制模块配置为以第一预设频率周期性地顺序获取每一个硬盘的状态并根据所述状态生成控制指令,将每个所述控制指令顺序发送至所述IO扩展模块,
其中,所述IO扩展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通过对应的第一IO端口和第二IO端口顺序控制对应的LED,进而显示每一个硬盘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LED包括若干个第一LED和若干个第二LED,每个硬盘的状态与一个第一LED和一个第二LED构成的组合的显示状态相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LED控制模块还配置为响应于获取的硬盘的状态为故障状态,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并以所述第一预设频率周期性发送所述第一控制指令至所述IO扩展模块中对应的所述第一IO端口和所述第二IO端口,使对应的第二LED保持常亮以显示对应的硬盘为故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06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