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相变薄膜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20336.7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03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胡益丰;郭璇;张锐;尤海鹏;朱小芹;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L45/00 | 分类号: | H01L45/00;H01L21/02;H01L51/00;C08L33/2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张文杰 |
地址: | 213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相变 薄膜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薄膜材料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目前的薄膜材料相变速度慢和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相变薄膜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的多层相变薄膜包括交替层叠的单层(C3H3N)n薄膜层和单层Sn27Sb73薄膜层,所述的单层(C3H3N)n薄膜层的厚度为10‑200nm,所述的单层Sn27Sb73薄膜层的厚度为10‑200nm,所述的多层相变薄膜总厚度为150‑250nm。本发明的多层相变薄膜具有相变速度快,稳定性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相变薄膜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5G网络的布局和发展,对非挥发存储器的需求急剧增长。基于硫系化合物的相变存储器由于具有快的读写速度、高密度存储能力以及能够和目前的CMOS工艺兼容等优点,被业界认为最有希望替代闪存(flashmemory)成为下一代非挥发存储器的主流存储技术。基于Ge2Sb2Te5(GST)的相变存储器是利用GST在非晶态与晶态之间的巨大电阻率差异实现双稳态的存储。当一个宽而矮的电脉冲经过非晶态(高阻态)的GST薄膜,电流产生的焦耳热能够使GST发生晶化,从而实现高阻态到低阻态的转变;为了使GST从晶态(低阻态)回复到非晶态(高阻态) ,只要施加一个窄而高的电脉冲加热GST到达熔点以上,而后在脉冲的“陡降”过程中,通过急速冷却就可以使GST回复到非晶态。
传统的单层相变材料越来越表现出局限性,比如说热稳定性不高、晶化速度不快、数据可靠性无法满足大数据存储需求、材料成分偏析、孔洞形成等,这些都导致器件失效。因此优化相变材料的性能非常重要,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传统GST材料进行掺杂改性,二是研究新型相变存储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相变薄膜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多层相变薄膜具有热稳定性高和相变速度快的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层相变薄膜,所述的多层相变薄膜包括交替层叠的单层(C3H3N)n薄膜层和单层Sn27Sb73薄膜层,所述的单层(C3H3N)n薄膜层的厚度为10-200nm,所述的单层Sn27Sb73薄膜层的厚度为10-200nm,所述的多层相变薄膜总厚度为150-250nm。
进一步的,所述的(C3H3N)n薄膜层为聚丙烯腈。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层相变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多层相变薄膜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衬底采用SiO2/Si(100)基片,溅射靶材为(C3H3N)n靶材和Sn27Sb73靶材,溅射气体为高纯Ar气,依次层叠溅射单层(C3H3N)n薄膜层和单层 Sn27Sb73薄膜层,所述的单层(C3H3N)n薄膜层的厚度为10-200nm,所述的单层 Sn27Sb73薄膜层的厚度为10-200nm,所述的多层相变薄膜总厚度为150-250nm。
进一步的,所述的(C3H3N)n靶材的纯度为原子百分比99.999%以上,所述的Sn27Sb73靶材的纯度为原子百分比99.999%以上,本底真空度不大于1×10-4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03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