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掺杂红色荧光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19992.5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6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孟雅婷;焦媛;刘洋;双少敏;董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65 | 分类号: | C09K11/65;C01B32/15;G01N21/64;B82Y2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刘宝贤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红色 荧光 量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氮掺杂红色荧光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碳量子点制备方法:将对苯二胺溶于乙醇中,将溶液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150~250℃下反应2~7小时,过滤不溶物后得到红色溶液;通过500~1000Da的透析袋,在容器中透析处理至少3天,即得到纯净的碳量子点的水溶液,经冷冻干燥后得到目标碳量子点。该方法制备碳点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泛且价格便宣,制备条件要求低,所得碳量子点量子产率较高。所制备的碳量子点作为探针可用于过二硫酸根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发光纳米材料,尤其涉及碳量子点,具体是一种氮掺杂红色荧光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过二硫酸根是一种常见的单体聚合剂,对人体有吸入性危害。目前,利用氮掺杂碳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测定过二硫酸根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近年来,碳量子点的制备和相关应用已经成为十分活跃的研究课题,通过在碳量子点表面掺杂或嫁接不同元素与基团有望调节它的荧光发射行为。本发明首先合成氮掺杂的红色荧光碳量子点,并基于光感应电子转移成功检测过二硫酸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氮掺杂红色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碳点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泛且价格便宣,制备条件要求低且环境友好,在一般实验室均能合成,易于推广;所制备的碳量子点可用于过二硫酸根的检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红色荧光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室温下,将对苯二胺溶于乙醇中,将溶液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150~250℃下反应2~7小时,过滤不溶物后得到浅红色溶液;通过500~1000Da的透析袋,在容器中透析处理至少3天,即得到纯净的碳量子点的水溶液;将其冷冻干燥后得到目标碳量子点。
所述的反应温度为200~250℃,反应时间为5~7小时。
上述方法制备的碳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可用于过二硫酸根的检测,根据公式cmin=3sb/S求出最低检出限为60.81μmol,线性范围0~42.5mmol。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一步水热法即可得到碳量子点溶液,合成方法简单有效,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且环境友好,在一般实验室均能完成,易于推广。所制备的碳量子点作为探针可用于过二硫酸根的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碳量子点的紫外吸收光谱及荧光发射光谱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碳量子点的红外光谱图,图中横坐标为检测波长,纵坐标为透过率
图3为过二硫酸根淬灭实施例1制备的碳量子点的荧光光谱图
图4为过二硫酸根的浓度在0.25mmol/L~10mmol/L范围内的线性拟合曲线
图5为实施例1制备的碳量子点荧光发射曲线随激发波长变化的光谱图
图6为实施例1制备的碳点在血液样品中检测过二硫酸根的荧光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说明,实施例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步骤1,室温下,将0.216g的对苯二胺溶于20ml乙醇中,充分搅拌,超声得到澄清溶液。
步骤2,将溶液转移至50ml水热反应釜中。
步骤3,将水热釜置于烘箱中,200℃反应6小时,得到红色溶液。
步骤4,过滤不溶物后得到红色溶液。通过1000Da的透析袋,在玻璃容器中透析处理至少3天,即得到纯净的碳量子点的水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99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