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大功率计算机设备组的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19948.4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3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肖文显;余建;凌天斌;杨金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H05K7/14 | 分类号: | H05K7/14;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张焱 |
地址: | 453003***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大功率 计算机 设备组 散热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用于大功率计算机设备组的散热装置,包括:贯穿孔,风扇固定板,风扇座,立板和元器件安装板;所述底板为方形板结构,其底面四角均安装有一处万向式脚轮,并且在此底板的顶面立式安装有多排散热片;所述散热座为由多排散热片,以及穿插在多排散热片内的多根内衬管共同构成的方形腔体座,散热结构数量相应的增加,能够更好的使计算机以及电性组件实现散热,在最底层还安装有散热风扇结构,因此本散热座装置集散热片与散热风扇两种散热特性为一体,大大提高了散热效果,我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同等数量大功率计算机排列组在使用过程中,应用这种散热特性结构,比现有的矩阵式散热结构的散热速率提高了7.25%。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功率计算机安装后散热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用于大功率计算机设备组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大功率计算机是由多个计算机单元以及计算机各种处理器构成的矩阵式计算机组,有时候也可能是单个大功率类型的计算机,对于前者来说,矩阵安装的计算机组由于每一个计算机单元工作运行时,都会散出一定的热量,并且这些计算机所采用的处理器往往都是大功率的,因此都需要设计一套结构合理的散热装置,以提高计算机组,以及服务于它们的处理器组的散热效率,现有的矩阵式计算机组散热装置结构由于所采用的散热处理方式要么是单一的外置散热风扇结构,要么是单一的散热片结构,并根据矩阵排列的计算机组进行匹配安装设计,这种散热装置以及计算要组的排列方式不但会占用较大办公空间,并且散热性较为单一,散热效率并不理想,而本设计针对于这一市场需要,设计出一款环绕层叠式的散热结构,以提高这种计算机组的散热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用于大功率计算机设备组的散热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矩阵式计算机组散热装置结构由于所采用的散热处理方式要么是单一的外置散热风扇结构,要么是单一的散热片结构,并根据矩阵排列的计算机组进行匹配安装设计,这种散热装置以及计算要组的排列方式不但会占用较大办公空间,并且散热性较为单一,散热效率并不理想的问题。
本发明用于大功率计算机设备组的散热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用于大功率计算机设备组的散热装置,包括底板,万向式脚轮,散热座,装饰板,安装柱,内衬管,预留口,第一显示器安装板,第二显示器安装板,进线槽,散热片,引线槽,外散热板,内散热板,贯穿孔,风扇固定板,风扇座,立板和元器件安装板;所述底板为方形板结构,其底面四角均安装有一处万向式脚轮,并且在此底板的顶面立式安装有多排散热片;所述散热座为由多排散热片,以及穿插在多排散热片内的多根内衬管共同构成的方形腔体座;所述第一显示器安装板和第二显示器安装板均为长方形板件,它们的中间位置均还开设有一处腰圆形孔结构的进线槽;所述外散热板和内散热板均为长方形薄片板结构,它们均为两处,且呈前后对称的方式通过它们的贯穿孔固定在内衬管的外侧,并且位于整个散热座的前后端面上;所述外散热板和内散热板的顶面一侧均还开设有一处U形槽口结构的引线槽。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座的左右两端面均为半圆形弧形口结构,相对应这一结构,所述的内衬管和散热片的侧面也为弧形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显示器安装板和第二显示器安装板均为两处,它们呈前后对称的方式两两安装在内衬管的伸出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内衬管的管腔中设有部分向外伸展的安装柱,且通过这些安装柱在散热座的两弧形侧面处均安装有一处装饰板,并且此装饰板的外侧面均为外鼓的光滑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固定板为长方形的板件,其安装在两组散热片之间,且位于整个散热座内腔底部位置处,并且风扇固定板上还设有两处用来安装现散热风扇机构的内沉式的风扇座。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固定板的中间位置立式安装有一块长方形板件结构的立板,而通过这块立板又支撑安装有一块元器件安装板,并且这块元器件安装板开设有多道长方形结构的槽口。
进一步的:所述外散热板和内散热板安装后,两者之间留有两厘米的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学院,未经河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99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