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刚性高精度液压同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19011.7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9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欣科;赵锐;王世超;崔述凯;沙宝银;牛一村;赵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22 | 分类号: | F15B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孙楠 |
地址: | 10001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刚性 高精度 液压 同步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刚性高精度液压同步装置,其第一同步缸左腔和右腔下部与第一控制阀组一端连接,第一控制阀组另一端分别与压力表、高压油箱输出端连接,高压油箱输出端设置有电磁换向阀;第二同步缸左腔和右腔下部均与第二控制阀组一端连接,第二控制阀组另一端分别与压力表、高压油箱输出端连接;第一同步缸左腔和右腔上部均与第三控制阀组一端连接,第三控制阀组另一端经液压管路与第一液压缸左腔连接;第二同步缸左腔和右腔上部均与第四控制阀组一端连接,第四控制阀组另一端经液压管路与第二液压缸左腔连接;第一液压缸右腔和第二液压缸右腔经液压管路并联后,经电磁换向阀与高压油箱输出端连接。本发明能刚性保证需要调整的液压缸同步动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油缸同步控制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刚性高精度液压同步装置。
背景技术
液压油缸工农行业大量使用的液压元件,经常用于液压力加载、平台举升等场合,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实用、可靠性高的显著优点。随着机械产品大型化、重型化,对液压缸的工作阻力也提出越来越大的要求。众所周知,液压缸的工作阻力是与缸径成正比的,在相同压力条件下,缸径越大,其工作阻力就越大。但由于液压缸缸径变大,其加工难度和成本明显上升。因此,多缸同步加载技术就有了用武之地。多缸同步加载,就是要求有2根以上的加载缸同时参与加载,形成加载力叠加,达到增大加载力的目标。但在多缸同步加载应用实践中,常因为控制元件的精度、误差等因素,很难实现多缸同步加载,导致出现偏载、受力不均衡,甚至发生机械结构件别卡、损坏等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刚性高精度液压同步装置,其能保证进入需要同步调整的液压缸活塞腔液体体积相同,进而保证了需要调整液压缸的同步动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刚性高精度液压同步装置,其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一同步缸、第二同步缸、第一控制阀组、第二控制阀组、第三控制阀组、第四控制阀组和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一同步缸和第二同步缸均采用两端带有活塞杆的液压油缸,所述第一同步缸右腔侧活塞杆与所述第二同步缸左腔侧活塞杆首尾刚性连接,构成同步缸结构;所述第一同步缸左腔和右腔下部均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组另一端分别与压力表、高压油箱输出端连接,位于所述高压油箱输出端的液压管路上设置有所述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二同步缸左腔和右腔下部均与所述第二控制阀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阀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压力表、高压油箱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同步缸左腔和右腔上部均与所述第三控制阀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控制阀组另一端经液压管路与所述第一液压缸左腔连接;所述第二同步缸左腔和右腔上部均与所述第四控制阀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控制阀组另一端经液压管路与所述第二液压缸左腔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右腔和第二液压缸右腔经液压管路并联后,经所述电磁换向阀与所述高压油箱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同步缸和第二同步缸的缸径相同。
进一步,所述第一控制阀组和第二控制阀组都包括两个电磁球阀;其中一个所述电磁球阀一端与同步缸左腔下部连接,该电磁球阀另一端经所述电磁换向阀与所述高压油箱输出端连接;另一个所述电磁球阀一端与所述同步缸右腔下部连接,该电磁球阀另一端与所述压力表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三控制阀组和第四控制阀组包括两个电磁球阀;其中一个所述电磁球阀一端与同步缸左腔上部连接,该电磁球阀另一端经液压管路与液压缸左腔连接;另一个所述电磁球阀一端与所述同步缸右腔上部连接,该电磁球阀另一端经液压管路与所述液压缸左腔连接。
进一步,位于所述第一液压缸左腔与所述第三控制阀组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液控单向阀,位于所述第二液压缸左腔与所述第四控制阀组连接的管路上也设置有液控单向阀;所述第一液压缸右腔、第二液压缸右腔也均与各自的所述液控单向阀的液控口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同步缸左腔侧活塞杆以及所述第二同步缸右腔侧活塞杆上分别设置有行程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90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