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拉索检修的自主升降式挂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18029.5 | 申请日: | 2019-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9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 发明(设计)人: | 孟阳君;李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文理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D19/16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晓静 |
| 地址: | 415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风口 框体 风力 右挡板 左挡板 桁架 升降式 挂篮 拉索 通孔 检修 矩阵 建筑工程领域 顶部开口 平稳状态 上升过程 施工过程 受力构件 引导装置 引风装置 平面的 轴对称 装配式 排出 竖向 抵消 对称 对流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工程领域中的一种用于拉索检修的自主升降式挂篮,这种装置主要包括桁架、通孔和横截面为矩形的顶部开口的框体,框体底部采用装配式的桁架作为水平的受力构件,所述框体包括左挡板和右挡板,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的表面都开有两个风口,风口的总数为4,所述风口由围成圆形矩阵的细密的通孔组成,所述两个风口位于同一平面且沿平面的竖向对称轴对称,左挡板和右挡板内都设有将进入其中一个风口的风力引导至另一个风口排出的引风装置。本技术方案利用风力引导装置使涌出的风力与外部的风力产生对流,随后风力相互抵消,框体受到风力的影响减少,使框体在上升过程或施工过程中都能保持平稳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拉索检修的自主升降式挂篮。
背景技术
含拉索体系的桥梁以其受力合理,跨越能力大而备受关注,其在公路桥梁大跨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当前,我国含拉索体系的桥梁,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跨径上均已位居世界前列。组成拉索体系的桥梁之中,其中一个重要的部件就是拉索,相比其他桥梁组成部件,拉索的使用寿命最短,一旦发生损坏,其危害性极大;大量的检测结果表明,在役桥梁拉索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不容忽视。为此,急需一种能够自主升降的可用于拉索检测及维修的工作平台,既便于检测人员对拉索进行检测,又便于维修、养护人员对其进行维修、养护。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公告号为CN102758404A的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空间倒八字索斜拉桥前支点挂篮行走装置,这种装置包括悬挂装置、行走装置和牵引装置,悬挂装置分别与行走装置和牵引装置连接;所述悬挂装置包括梁顶桁架行走轨道,梁顶桁架行走轨道上设有梁顶桁架,梁顶桁架连接有前支点挂篮次纵梁,前支点挂篮次纵梁上连接有挂篮;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前支点挂篮牵引装置、梁顶桁架上的牵引装置和梁底板处的牵引装置,所述行走装置包括前行走装置、后行走装置和桁架行走装置。
虽然上述现有技术挂篮结构只受主梁结构影响,因没有挂钩,行走时能够摆脱斜拉索空间角度的限制;结构简单、受力清楚、维护方便、出现问题后容易查找;主梁预埋件、安装、行走方方便。但是,操作人员在挂篮中工作或者挂篮受牵引装置移动时,当挂篮随着拉索的上升,高空作业时挂篮会因风力原因产生晃动。这种晃动会产生安全隐患,特别是在操作人员进行焊接作业时,这种高空晃动会使操作人员重心失稳,不仅影响工程质量还会造成工程事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操作人员高空作业时减少风力作用的拉索检修的自主升降式挂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拉索检修的自主升降式挂篮,包括桁架、通孔和横截面为矩形的顶部开口的框体,框体底部采用装配式的桁架作为水平的受力构件,所述框体包括左挡板和右挡板,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的表面都开有两个风口,风口的总数为4,所述风口由围成圆形矩阵的细密的通孔组成,所述两个风口位于同一平面且沿平面的竖向对称轴对称,左挡板和右挡板内都设有将进入其中一个风口的风力引导至另一个风口排出的引风装置。
采用本技术方案后,实现了如下技术原理:桁架式底板提供施工人员站立和施工的平台,便于施工人员操作和施工,当施工人员站立在框体底部随着框体上升,当遇见风力时,风力进入其中一个风口,随后风力经过引风装置引导后沿另一风口涌出,此时涌出的风力与外部的风力产生对流,随后风力相互抵消,框体受到风力的影响减少,使框体在上升过程或施工过程中都能保持平稳状态。
采用本技术方案产生以下有益效果:1.相对于传统的挂篮结构,本技术方案采用水平桁架结构增强了框体中的承载力矩,增大了框体的准载量。
2.相对于公告号为CN102758404A的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利用引风装置将有害的风力相互抵消,增强了框体高空作业的稳定性。
3.相对于采用防风罩的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实现了风力的相互转化,同时节省了装置体积,增加了透气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文理学院,未经湖南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80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