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容错送风静压设定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7383.6 | 申请日: | 201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1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远;单奎;刘易;范成;林贵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74 | 分类号: | F24F11/74;F24F11/77;F24F11/64;F24F110/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科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2 | 代理人: | 彭光荣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风静压 变风量空调系统 实测 风量设定 风量 空调系统 末端故障 总风量 空气处理单元 空调区域 热舒适性 失效问题 温度设定 有效地 预设 优化 能耗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空调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容错送风静压设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变风量空调系统中各末端的风量设定值和风量实测值;根据所述各末端的风量设定值和风量实测值计算总风量实测值和总风量设定值的比值;判断所述比值是否在预设的阈值范围内,若是,则保持当前送风静压设定值;否则,根据所述比值的大小逐步调整送风静压设定值;通过变风量空调系统中各末端的风量设定值和风量实测值来调整送风静压设定值,避免了末端故障引起的优化失效问题,可以在少数末端故障或少数房间温度设定值过低的情况下,仍然有效地优化空气处理单元的送风静压设定值并保证各空调区域的热舒适性要求,提高了空调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容错送风静压设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变风量系统(VAV)是一种节能的舒适的空调系统。当负荷动态变化时,各空调房间的变风量末端改变其风阀开度来调节进入各房间的风量,从而维持房间热环境在其温度设定值上。变风量末端的控制方式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压力无关型和压力相关型。压力无关型变风量末端不能感知系统内的压力变化(比如由于其他末端阀门开度变化引起),压力变化只有在房间温度受影响后才会被监测到,因此控制反应慢。压力相关型变风量末端采用串级控制技术来消除送风压力变化对房间温度的影响,风阀由风量控制器控制,而风量控制器的设定值由风量设定值控制器根据实测房间温度进行重设。如果系统内部压力发生变化,末端风量将会首先于房间温度而受到影响,风量控制器根据实测的风量迅速做出反应,调节风阀。最终效果就是房间温度受影响之前控制系统就对压力波动做出了快速反应。
变风量系统中的空气处理单元(AHU)内的风机转速维持送风风道某处的静压为其设定值。通常,该静压设定值恒定或者根据所有末端风阀的最大开度动态地变化。
如果采用恒定的设定值,可能出现在负荷很大的房间即使末端风阀全开仍然不能满足负荷需要;而在负荷较小时,可能系统内所有风阀开度都偏小,增加了系统阻力,最终增加AHU送风机的能耗。
如果根据所有末端风阀开度来优化送风静压,单个末端发生故障或者单个房间温度设定值过低都会导致优化失败。由于变风量空调系统中一台AHU往往会连接几十甚至上百个末端,而这些末端很容易发生故障。这会往往会导致个别或少数末端风阀开度一直维持在最大开度,而实际上房间温度已经达到甚至低于热舒适区。另外一种情况是用户将个别或少数房间温度设定过低,导致相应末端风阀全开。这些情况下,如果根据所有末端风阀的最大开度来优化送风静压设定值,那么送风静压设定值则会逐步上升,并最终达到最大限值。换言之,少数末端的故障或者少数房间温度设定过低会导致该优化方法失效,造成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容错送风静压设定方法及装置,通过变风量空调系统中各末端的风量设定值和风量实测值来调整送风静压设定值,避免了末端故障引起的优化失效问题,可以在少数末端故障或少数房间温度设定值过低的情况下,仍然有效地优化空气处理单元的送风静压设定值并保证各空调区域的热舒适性要求,提高了空调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能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容错送风静压设定方法,包括:
获取变风量空调系统中各末端的风量设定值和风量实测值;
根据所述各末端的风量设定值和风量实测值计算总风量实测值和总风量设定值的比值;
判断所述比值是否在预设的阈值范围内,若是,则保持当前送风静压设定值;
否则,根据所述比值的大小逐步调整送风静压设定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比值的大小逐步调整当前送风静压设定值包括:
当所述比值低于所述预设的阈值范围的下限值时,逐步增加送风静压设定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大学;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73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扫风控制方法
- 下一篇:基于室内VOCs散发预测的需求控制通风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