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炒菜机的炒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17311.1 | 申请日: | 201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4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侯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钜兆商用智能炉业有限公司;香港钜兆餐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34 | 分类号: | A47J36/34;A47J36/2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王玮 |
地址: | 518115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炒菜 工艺 | ||
1.一种炒菜机的炒菜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炒菜机包括炒菜的炒锅、固定炒锅位置的炒锅固定组件、与所述炒锅固定组件相连用于控制炒锅运动轨迹的炒锅控制组件以及给炒锅加热的炒锅加热组件;
所述炒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01,第一阶段:所述炒锅加热组件功率设定为P1,向炒锅中喷入食用油,炒锅在炒锅控制组件的带动下进入低频抛炒模式;
S02,第二阶段:所述炒锅加热组件功率设定为P2,加入菜品原料,炒锅在炒锅控制组件的带动下进入中频抛炒模式;
S03,第三阶段:所述炒锅加热组件功率设定在P1与P2之间,进入高频抛炒模式;
S04,第四阶段:所述炒锅加热组件功率设定为P3,逐渐降低抛炒频率,至菜品收汁完毕;
上述炒菜工艺阶段中,每一阶段的功率与抛炒频率相适配;
其中,所述抛炒模式是指,所述炒锅沿设定的轨迹进行运动,所述炒锅的运动轨迹分解为相连的第一椭圆弧和第二椭圆弧;
所述第一椭圆弧对应的椭圆的短轴长度与所述第二椭圆弧对应的椭圆的短轴长度相等,且所述第一椭圆弧对应的椭圆的长轴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椭圆弧对应的椭圆的长轴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炒菜机的炒菜工艺,其特征在于:以炒锅沿其设定的运动轨迹运动一整周为1转,S01中,低频抛炒模式中炒锅运动速率低于2转/秒;S02中,中频抛炒模式中炒锅运动速率为1-3转/秒;S03中,高频抛炒模式中炒锅运动速率为3-5转/秒;S04中,在降低抛炒频率过程中,炒锅运动速率为匀速下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炒菜机的炒菜工艺,其特征在于:当炒锅为圆形锅体时,所述第一椭圆弧对应的椭圆的长轴长度与所述第二椭圆弧对应的椭圆的长轴长度之和等于炒锅直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炒菜机的炒菜工艺,其特征在于:4000≤P1≤5000W,5000W≤P2≤6000W,6000W≤P3≤8000W,且炒菜过程中每一阶段功率恒定不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炒菜机的炒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锅与所述炒锅固定组件为活动的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炒菜机的炒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锅加热组件为电磁加热组件或者燃气加热组件,所述炒锅材质与加热方式相适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炒菜机的炒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锅控制组件以及炒锅加热组件与炒菜机的主控系统相连,所述主控系统包括主控电脑和显示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炒菜机的炒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锅上不设有任何温度传感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炒菜机的炒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系统设置根据温度数据设定烹饪时间的规则如下:
第一阶段为预热阶段:向炒锅中倒入食用油时第一阶段烹饪开始,油温上升至180-195℃范围内,第一阶段烹饪时间结束;
第二阶段为爆炒入味阶段:第一阶段结束后加入菜品原料则进入第二阶段,根据菜品原料入味所需时间的不同设定不同的时间,食材入味后,第二阶段烹饪时间结束;
第三阶段为熟化阶段:第二阶段结束后第三阶段立即开始,根据菜品原料熟化所需时间的不同设定不同的时间;
第四阶段为收汁阶段:第三阶段结束后第四阶段立即开始,根据菜品原料收汁所需时间的不同设定不同的时间;
上述烹饪时间设定规则中,所述菜品原料入味所需时间、菜品原料熟化所需时间、菜品原料收汁所需时间根据人工炒菜过程中相对应的所需时间来确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钜兆商用智能炉业有限公司;香港钜兆餐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钜兆商用智能炉业有限公司;香港钜兆餐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73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