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心式水质综合毒性检测芯片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16296.9 | 申请日: | 2019-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6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 发明(设计)人: | 高丽娟;金迪琼;孔兵;叶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霆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Q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细菌 盖板层 进液孔 通道层 复苏液 综合毒性检测 检测结果 芯片固定 待测液 对照液 检测区 离心式 存储 芯片 水质 沉降作用 进液通道 静止间隔 菌液混合 密度分布 密封配合 透明板材 冻干粉 废液区 检测仪 通气孔 分液 菌体 晃动 连通 检测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心式水质综合毒性检测芯片,包括:盖板层和通道层,其中,盖板层设置在通道层顶部,且两者密封配合;盖板层为透明板材,并且设置有复苏液进液孔、对照液进液孔、待测液进液孔、通气孔和盖板层芯片固定孔;通道层设置有发光细菌存储区、分液区、对照液检测区、待测液检测区、废液区和通道层芯片固定孔;发光细菌存储区内存储有发光细菌冻干粉,并且发光细菌存储区通过复苏液进液通道与复苏液进液孔连通。本发明操作简便,用户加完液体后交由检测仪即可得到检测结果,无需等待在旁;检测时轻微晃动‑静止间隔进行,使得菌液混合均匀及不发生沉降作用造成菌体在纵向渐渐呈现不同菌密度分布,保证检测结果更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离心式水质综合毒性检测芯片。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水源地及饮用水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严重威胁着居民的身体健康。传统的水质安全检测方法虽然有较高的精度和灵敏度,但检测步骤复杂,费时费力。而且水体中的毒素成分繁多、复杂,很难实现同时检测多种毒物。发光菌抑制法是利用灵敏的光电测量系统测定毒物对发光细菌发光强度的影响,从而评价水体中毒物的有无和强度。此外,由于细菌与人体细胞对毒物的反应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作为水质安全的指示物更具科学性,而且由于其单细胞的特点,反应时间会更短、更灵敏。常用的发光细菌主要有:明亮发光杆菌、费氏弧菌、青海弧菌。明亮发光杆菌在我国GB/T15441-1995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中使用;费氏弧菌主要是在欧盟的标准中使用;青海弧菌是从青海湖中鱼的体内提取的菌种,属于淡水细菌,对淡水样品无需加NaCl至3%的浓度就可以检测,这就避免了海洋发光菌的缺点,而且该菌对外界有毒物质反应很灵敏,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现阶段市场上已有一些基于发光菌的毒性分析方法与仪器,但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具有以下问题:
基于发光菌的毒性检测均采用测定管,无论测定管是否有盖子,液面上方都是暴露在空气中。发光菌普遍属于兼性菌,因此在消耗掉与被测物质混合带入的氧之后,会渐渐上浮到液面附近以获得氧气,从而使原本均匀分布的菌体在纵向渐渐呈现不同菌密度分布。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检测结果精准的离心式水质综合毒性检测芯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心式水质综合毒性检测芯片,发光细菌冻干粉预存于芯片内部,与配套离心式检测仪连用,操作简便,用户加完液体后交由检测仪即可得到检测结果,无需等待在旁;检测时轻微晃动-静止间隔进行,使得菌液混合均匀及不发生沉降作用造成菌体在纵向渐渐呈现不同菌密度分布,保证检测结果更准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离心式水质综合毒性检测芯片,包括:盖板层和通道层,其中,所述盖板层设置在所述通道层顶部,且两者密封配合;
所述盖板层为透明板材,并且设置有复苏液进液孔、对照液进液孔、待测液进液孔、通气孔和盖板层芯片固定孔;
所述通道层的基板上设置有发光细菌存储区、分液区、对照液检测区、待测液检测区、废液区和通道层芯片固定孔;所述发光细菌存储区内存储有发光细菌冻干粉,并且所述发光细菌存储区通过复苏液进液通道与所述复苏液进液孔连通;所述分液区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分液区互相连通,其中一个分液区通过池间通道Ⅰ和池间通道Ⅱ分别与所述发光细菌存储区和所述对照液检测区连通,另一个所述分液区通过池间通道Ⅲ和池间通道Ⅳ分别与所述废液区连通和所述待测液检测区连通;所述对照液检测区通过对照液进液通道与所述对照液进液孔连通;所述待测液检测区通过待测液进液通道与所述待测液进液孔连通;所述废液区通过通气通道与所述通气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霆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霆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62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