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硬件实现的区块链数据加密强化设计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5838.0 | 申请日: | 201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5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熊晓明;徐崇耀;张景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块 二维码 数据加密 硬件实现 疫苗 增强数据传输 非法服务器 信息化技术 更新信息 哈希计算 生产过程 数据跟踪 唯一身份 无用信息 链过程 链接 上传 真伪 记录 源头 | ||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信息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硬件实现的区块链数据加密强化设计,包括二维码,所述二维码为链接区块链的接口,所述接口为每一只疫苗的唯一身份,所述接口在区块链中记录在案,并不断在区块链中更新信息,所述二维码用于事故维权,本发明增强疫苗在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跟踪力度,做到药品的真伪真实可查,出现问题可以快速精确找到事故源头。增强数据传输到区块链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人为上传无用信息到区块链中,也防止信息被其他非法服务器冒名获取疫苗的信息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提升数据进行哈希计算的速度,具有很强的创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信息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硬件实现的区块链数据加密强化设计。
背景技术
区块链技术是密码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有效融合了多个学科的杰出成果。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解决人类社会的信任问题提供了有力工具,进而将人类社会带入群智时代。
当下,疫苗上市公司正是资本市场的宠儿,长生生物的股价从今年最低点到最高点已经有了两倍多的涨幅。而今年以来,大盘指数突破近3年新低,很多上市公司股价拦腰斩断,而医药股却走出了一波大牛市,很多疫苗股实现了股价翻倍,也让疫苗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身价不断翻番。
疫苗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避免疾病最安全的一道屏障,人的一生可能要打20多种疫苗。任何一种疫苗出了问题,都会给我们的生命健康带来无法评估的影响。或许,对企业来说,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个统计学数字,而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其风险概率只能是0或1。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可行的技术来提高疫苗的监管力度和溯源事故的源头,是一件非常亟须的事情。
如果利用物联网技术,给每一支疫苗一个二维码。该二维码包含这个疫苗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安全系数、负责人等信息。区块链技术采用的是多中心或无中心系统,不存在一个中心处理器,所以很难篡改或删除数据。这就能够极大提高疫苗的监管力度。
然而,如果区块链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最大的隐患就是信息安全问题,其中包括黑客攻击服务器、数据被非法截取等多方面的隐患。以及庞大数据进行加解密时如何提高速度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硬件实现的区块链数据加密强化设计,旨在设计一种硬件电路来提升区块链技术在疫苗监管应用中的信息安全级别和提升哈希值计算速度。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硬件实现的区块链数据加密强化设计,其特征在于,包括二维码,所述二维码为链接区块链的接口,所述接口为每一只疫苗的唯一身份,所述接口在区块链中记录在案,并不断在区块链中更新信息,所述二维码用于事故维权。
优选的,所述二维码将其相关据转换为哈希值,进行哈希值索引,最后将哈希索引记录于区块链节点中。
优选的,所述接口记录一只疫苗从实验环节到生产、物流等环节的每个环节的具体责任人所有信息。
优选的,包括芯片指纹,所述芯片指纹通过物理不可克隆函数设计身份认证。
优选的,每次更新读取二维码数据的设备和每次读取数据之前都必须进行设备的身份认证,具体操作为每生产一台设备,其芯片指纹数据都要在服务器上做记录。
优选的,利用SHA256算法设计SHA256的硬件电路,并利用AHB总线将SHA256连接起来,其中包括设计AHB总线的从接口,AHB总线到SHA256的解析和控制模块。
优选的,核对芯片指纹数据的过程采用非对称加密RSA或者SM2进行加密,每次服务器通过非对称算法的私钥发送几芯片指纹的数据。
优选的,当设备读取数据后用公钥进行解密,如果其中存在与设备芯片指纹相匹配的数据,则设备为合法的设备,可以读取数据,然后进行数据的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58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