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验室尺度下声发射实验震源定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5733.5 | 申请日: | 201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7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牟宗龙;杨景;刘广建;杨博飞;袁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00 | 分类号: | G01V1/00;G01V1/28;G01N29/14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张旭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震动传感器 震源 声发射实验 煤岩样 尺度 立体监测网络 极坐标定位 圆柱形试样 监测网 传播过程 反馈信息 极坐标系 能量衰减 破坏试验 声发射源 双层环绕 裂隙 煤岩体 应力波 标定 构建 加载 算法 粘贴 式样 破裂 采集 发育 反馈 监测 加工 | ||
1.一种实验室尺度下声发射实验震源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A、在煤矿现场采集煤岩体,然后将现场采集到的煤岩体加工成圆柱形试样,所述圆柱形试样的直径为2r0,高度为h0;
B、在圆柱形试样内部建立极坐标系,将圆柱形试样竖直放置在试验箱内的水平面上,选取圆柱形试样中心点O为极坐标原点,O点以上为正方向,以下为负方向;八个震动传感器平均分成震动传感器组Ⅰ和震动传感器组Ⅱ,其中震动传感器组Ⅰ处于O点以上,震动传感器组Ⅰ中的四个震动传感器环绕粘贴在圆柱形试样的圆周面且各个震动传感器处在同一水平面;震动传感器组Ⅱ处于O点以下,震动传感器组Ⅱ中的四个震动传感器环绕粘贴在圆柱形试样的圆周面且各个震动传感器处在同一水平面;然后在建立的极坐标系下分别确定八个震动传感器所处的位置坐标;
C、将八个震动传感器均与声发射主机相连,将声发射主机与煤岩样加载实验机同步开启,进行岩石力学实验;
D、八个震动传感器将接收到的应力波传递给声发射主机,然后对声发射主机导出的波形文件进行标波,确定各个震动传感器接受到震源信号的时刻,按照如下公式确定其震源坐标(r,θ,h):
上式(1)、(2)、(3)中:θ为震源所在水平面的圆心和震源点连线与极轴在该水平面投影的夹角,h为震源相对于中心点O的垂直高度,r为震源相对于中心点O的水平距离,Δt12、Δt13、Δt14、Δt15为接收到应力波时刻前五个震动传感器中后四个震动传感器的接收时刻分别与第一个接收到应力波的震动传感器接收时刻之间的差值,v为实验之前对圆柱形试样测试得出的应力波平均波速,λ1为震动传感器组Ⅰ距离圆柱形试样顶端距离与圆柱形试样高度h0的比值,λ2是震动传感器组Ⅱ距离圆柱形试样底端距离与圆柱形试样高度h0的比值;
E、将步骤D所得的震源坐标进行震源定位,最终得到煤岩样损伤破坏过程中的震源微破裂定位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尺度下声发射实验震源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确定震动传感器组Ⅰ中的四个震动传感器的位置坐标分别为(r0,0,λ1h0)、(r0,π,λ1h0)、确定震动传感器组Ⅱ中的四个震动传感器的位置坐标分别为(r0,0,-λ2h0)、(r0,π,-λ2h0)、在极坐标系中的极轴为从中心点O发出且朝向坐标点(r0,0,λ1h0)的水平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尺度下声发射实验震源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值λ1与比值λ2的取值范围均为10%~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573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卸载响应比计算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检波器机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