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叫名反应”评估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5342.3 | 申请日: | 201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0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海;王志永;刘晶晶;张婉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20/70 | 分类号: | G16H20/70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孤独症 采集模块 测试模块 评估模块 基于机器 评估系统 配置 视觉 机器视觉技术 测试 测试过程 机器智能 判断依据 偏远地区 实时传输 无接触式 行为表现 医疗资源 早期筛查 早期诊断 重要场景 分析 记录 捕捉 诊断 传输 进程 | ||
1.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叫名反应”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模块、采集模块和评估模块;所述测试模块被配置为进行叫名测试,所述采集模块被配置为记录在所述测试模块进行的测试过程,并将记录的信息实时传输给所述评估模块,所述评估模块被配置为在线实时地分析所述采集模块传输的信息,并控制所述叫名测试的进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器视觉的“叫名反应”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包括高清摄像头和深度传感器;所述测试模块包括第一检测位点、第二检测位点、第一座位、桌子和第二座位;所述第一检测位点位于所述第一座位左斜后方45°位置,所述第二检测位点位于所述第一座位右斜后方45°位置;所述第一座位和所述第二座位在所述桌子的两侧面对面摆放,所述第一座位、所述桌子、所述第二座位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器视觉的“叫名反应”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清摄像头高85厘米,所述深度传感器高170厘米,所述第一座位和所述第二座位高30厘米且高度是可调节的,所述桌子高60厘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器视觉的“叫名反应”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清摄像头具有自动调节亮度和自动对焦功能,且具有65°、78°和90°三个拍摄视角,所述高清摄像头帧率为30fps。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器视觉的“叫名反应”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模块分析和评估的信息包括参与者的面部特征信息、位置、头部的三维空间位置、头部姿态、骨架信息、语音信息;所述面部特征信息包括面部特征点、人眼虹膜中心、视线方向、面部表情。
6.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机器视觉的“叫名反应”评估系统的“叫名反应”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测试者在测试前将患者的名字输入到评估模块中,当所述采集模块通过语音识别检测到所述测试者呼叫了所述患者的名字后,实时传输到所述评估模块,所述评估模块提示开始测试,或者所述测试者通过触发物理按键的方式开始测试;
步骤2:收到所述评估模块提示后,进行叫名测试;
步骤3:收到所述评估模块提示后,重复步骤2;
步骤4:根据所述评估模块提示,结束测试或者重复步骤2后再结束测试;
其中,每两轮叫名测试的时间间隔不少于5分钟,所述评估模块自动计算所述步骤2、所述步骤3、所述步骤4的分数,并于测试结束后累加得到总分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叫名反应”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2.1:所述测试者对所述患者进行第一次叫名,如果所述患者对所述第一次叫名“有回应”,得“0”分,不再进行第二次叫名;如果所述患者对所述第一次叫名“无回应”,则准备进行所述第二次叫名;
步骤2.2:所述测试者对所述患者进行第二次叫名,如果所述患者对第二次叫名“有回应”,得“1”分,如果所述患者对第二次叫名“无回应”,得“2”分;
其中,每一轮测试最多进行两次叫名,两次叫名间隔小于1分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叫名反应”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模块自动计算在3秒内所述患者视线的空间向量穿过有界平面区域的次数,如果所述次数大于25次,则判断所述患者对叫名“有回应”;如果所述次数不到25次,则判断所述患者对叫名“无回应”。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叫名反应”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4.1:如果所述步骤2和所述步骤3的分数均为“0”分,则结束测试;否则,进入步骤4.2;
步骤4.2:重复所述步骤2,并在所得分数基础上加“1”分;
步骤4.3:结束测试。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叫名反应”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和所述步骤3中的所述测试者为医护专业人员,所述步骤4中的所述测试者为所述患者家长或抚养人;所述步骤2和所述步骤4中所述测试者位于所述第一检测位点,所述步骤3中所述测试者位于所述第二检测位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534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