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轴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仪器及原位微观力学性能测试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4359.7 | 申请日: | 201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0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韩永胜;崔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永胜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海燕 |
地址: | 2768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力检测器 微观力学性能测试 力学性能测试 双轴电机 双轴拉伸 螺纹柱 检测 滑动连接座 支撑底板 转动 电动伸缩杆 上表面中心 转动固定板 环形挂钩 螺栓连接 设备结构 微观力学 拉伸力 联轴器 输出轴 拉线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双轴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仪器及原位微观力学性能测试设备,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上表面中心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双轴电机,双轴电机的输出轴两端均通过联轴器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螺纹柱,通过环形挂钩可以将检测的拉线与第一拉力检测器或者第二拉力检测器连接,通过电动伸缩杆可以带动转动固定板转动,通过双轴电机带动螺纹柱转动,通过螺纹柱带动滑动连接座移动,通过滑动连接座来进行拉动,通过第一拉力检测器和第二拉力检测器可以进行检测,本双轴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仪器及原位微观力学性能测试设备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不但使得对检测更加方便,而且可以从拉伸力和微观力学来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双轴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仪器及原位微观力学性能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拉伸试验则是应用最广泛的力学性能试验方法之一。传统的拉伸试验一般是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的,试验时,调整移动横梁至适当位置,将标准试样处于铅垂并位于中间位置时夹紧试样,然后在标准试样上加载进行拉伸,原位力学性能测试是指在微、纳米尺度下对试件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通过电子显微镜等观测仪器对载荷作用下材料发生的微观变形损伤进行全程动态监测的一种力学测试技术,该技术深入的揭示了各类材料及其制品的微观力学行为、损伤机理及其与载荷作用和材料性能间的相关性规律,并且现有拉力测试设备需要通过人工进行观察来进行检测,为人们带来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双轴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仪器及原位微观力学性能测试设备,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不但使得对检测更加方便,而且可以从拉伸力和微观力学来检测,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轴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仪器及原位微观力学性能测试设备,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上表面中心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双轴电机,双轴电机的输出轴两端均通过联轴器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螺纹柱,两个螺纹柱的螺纹方向相反,且螺纹柱上设有滑动连接座,滑动连接座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螺纹柱连接,所述滑动连接座的上表面中心设有支撑座,支撑座的前后两侧上端通过合页连接有两个转动固定板,每个转动固定板的横板下表面与滑动连接座的上表面之间通过铰座连接有一组电动伸缩杆,两个转动固定板前后对应,所述支撑底板的上表面中心通过支撑柱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支撑座,支撑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拉力检测器和第一拉力检测器,所述支撑底板的一侧设有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第二拉力检测器和第一拉力检测器的输出端,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双轴电机的输入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底板的下表面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连接脚柱,连接脚柱的下表面通过胶水粘贴的方式连接有防滑皮垫。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的个数为四个,四个支撑柱的分别位于支撑板的下表面四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拉力检测器和第二拉力检测器的一端均设有环形挂钩,环形挂钩的外侧橡胶防滑垫。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底板的上表面设有两个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连接座的下表面设有与滑接凹槽,滑接凹槽与滑动轨道相互对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动轨道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滑动轨道分别位于滑动连接座的下表面前后两侧,并且与滑动轨道对应的滑接凹槽个数也为两个。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个数八个,两个电动伸缩杆为一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转动固定板相对的一侧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固定头,固定头的外侧设有防滑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永胜,未经韩永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43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