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IP子网的对等协商式动态编址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13812.2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8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刘锋;黄志峰;石定元;徐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H04B7/18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术兰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ip 子网 对等 协商 动态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IP子网的对等协商式动态编址方法及装置,涉及卫星通信的技术领域,当检测到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连接时,第一卫星将第一IP子网信息发送给第二卫星,第二卫星将第二IP子网信息发送给第一卫星;分别根据第一IP子网信息和第二IP子网信息判断使用第一IP子网或第二IP子网;使用第一IP子网时,为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分别分配第一IP子网中不同的地址;使用第二IP子网时,为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分别分配第二IP子网中不同的地址。本发明在低轨卫星星座网络系统等移动节点相对对等(可作为接入点、又可作为接入用户)、节点间动态建链和切换的环境下,通过对等协商的方式确定接入点和接入用户,使建链后的IP地址满足汇聚关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IP子网的对等协商式动态编址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IP编址方式包括IP地址静态配置和动态主机设置协议(Dynamic Host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动态配置两种模式等。静态配置方式指的由中心配置网络中各接口的IP地址,同时确定链路IP子网以及子网内各节点IP地址。静态配置方式的缺点是每次链路切换时都需要中心重新配置,需要统一的中心进行集中管理、并将信息及时发布给节点,时效性较差。DHCP协议是基于服务器/客户端模式的协议,DHCP协议固定DHCP服务器的IP子网,客户端的IP地址由服务器进行分配。在低轨卫星网络中,由于其具有较强的移动性,因此在切换过程中无法确定固定的接入点和接入用户关系(如果确定固定的接入点和接入用户,会带来建链的双方均为接入点、或者双方均为接入用户,从而无法进行地址分配和确定链路IP子网的问题)。因此,现有方案对在节点间动态建链和切换的环境下并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IP子网的对等协商式动态编址方法及装置,以优化空间卫星网络的IP编址中的时效性及对等建链时的灵活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IP子网的对等协商式动态编址方法,应用于移动卫星系统,卫星系统至少包括第一卫星和第二卫星,第一卫星至少包括第一接口,第二卫星至少包括第二接口,第一接口配置有第一IP子网,第二接口配置有第二IP子网;该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连接时,第一卫星将第一IP子网信息发送给第二卫星,第二卫星将第二IP子网信息发送给第一卫星;第一卫星和第二卫星分别根据第一IP子网信息和第二IP子网信息判断使用第一IP子网或第二IP子网;当使用第一IP子网时,第一卫星和第二卫星为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分别分配第一IP子网中不同的地址;当使用第二IP子网时,第一卫星和第二卫星为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分别分配第二IP子网中不同的地址。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第一卫星和第二卫星的每一个接口均配置有IP子网;IP子网至少包括两个可用地址。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第一卫星和第二卫星分别根据第一IP子网信息和第二IP子网信息判断使用第一IP子网或第二IP子网的步骤,包括:分别根据第一IP子网信息和第二IP子网信息计算第一IP子网号和第二IP子网号;第一卫星和第二卫星分别对比第一IP子网号和第二IP子网号的大小,如果第一IP子网号大于第二IP子网号,第一卫星和第二卫星均使用第一IP子网;如果第一IP子网号小于第二IP子网号,第一卫星和第二卫星均使用第二IP子网。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当使用第一IP子网时,第一卫星和第二卫星为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分别分配第一IP子网中不同的地址的步骤,包括:当使用第一IP子网时,第一卫星为第一接口分配第一IP子网中地址值较小的地址;第二卫星为第二接口分配第一IP子网中地址值较大的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38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