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3772.1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5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沛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联众谊诚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299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砂 空心玻璃微珠 自密实混凝土 混凝土 细度模数 特细砂 制备 胶凝材料用量 粗细骨料 粉煤灰 风化砂 外加剂 重量份 骨料 级配 矿粉 粒径 总重 石子 水泥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密实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水泥150‑250份、矿粉80‑120份、粉煤灰80‑120份、混合砂750‑850份、空心玻璃微珠150‑250份、石子1000‑1150份、外加剂8‑15份和水150‑200份,所述混合砂包括占混合砂总重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风化砂5‑25%和特细砂75‑95%,所述特细砂的细度模数为1.0‑1.4,所述混合砂的细度模数不小于2.6,所述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径为200‑350μm;粗细骨料配合,实现骨料级配的连续性,在同等混凝土强度的情况下,相对降低了胶凝材料用量;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密实混凝土在降低施工成本、改善施工环境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体现了绿色节能的建筑理念。自密实混凝土具有优异的工作性能,相比普通混凝土,在提高施工速度、保证工程质量、减少人工、改善施工环境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特细砂是指细度模数为0.70~1.50的砂,一般具有平均粒径小、颗粒级配差、细度模数小、含泥量大、空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到自密实混凝土的生产加工中。但是特细砂中大颗粒较少,与粗骨料组成混合骨料时,中间级配缺失,混凝土流变性较差,坍落度大时容易造成浆石分离;并且若中间级配缺失时,坍落度增加将造成胶凝材料的用量增加,混凝土收缩增大,开裂风险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密实混凝土,粗细骨料配合,实现骨料级配的连续性,在同等混凝土强度的情况下,相对降低了胶凝材料的用量。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密实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水泥150-250份、矿粉80-120份、粉煤灰80-120份、混合砂750-850份、空心玻璃微珠150-250份、石子1000-1150份、外加剂8-15份和水150-200份,所述混合砂包括占混合砂总重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风化砂5-25%和特细砂75-95%,所述特细砂的细度模数为1.0-1.4,所述混合砂的细度模数不小于2.6,所述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径为200-450μ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化砂是岩石在经受长期的风化作用后破碎崩解而产生的一种产物,在我国广泛分布,尤其是在湖北宜昌三峡库区的夷陵区、秭归县、兴山县等地,更是漫山遍野随处可见;利用天然的风化砂代替机制砂,就地取材,克服了机制砂应用受限的缺陷。风化砂有一定的粒径,棱角分明,利用风化砂与细度模数为1.0-1.4(平均粒径在0.15-0.25mm之间)的特细砂混合得到细度模数不小于2.6的混合砂(平均粒径在0.4mm以上);空心玻璃微珠是微小的球体,球型率大,具有很小的比表面积,它在混凝土骨料混合物中能够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很容易被压紧密实,因此它具有很高的填充性能;加入粒径为200-450μm的空心玻璃微珠,填充风化砂和特细砂的中间级配,使粗细骨料配合,实现骨料级配的连续性,使混凝土即使在相对较高的坍落度时也不会造成胶凝材料用量增加的问题出现。
作为优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水泥180-230份、矿粉90-110份、粉煤灰90-110份、混合砂780-830份、空心玻璃微珠180-230份、石子1050-1100份、外加剂8-13份和水160-180份,所述混合砂包括占混合砂总重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风化砂5-25%和特细砂75-95%。
作为优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水泥200份、矿粉90份、粉煤灰90份、混合砂800份、空心玻璃微珠200份、石子1100份、外加剂10份和水170份,所述混合砂包括占混合砂总重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风化砂20%和特细砂8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优化各原料组分配比,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联众谊诚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河北联众谊诚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37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及其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新型钢渣混合土道路基层材料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