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胫骨内注射制备原位和肺转移肿瘤模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3611.2 | 申请日: | 201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7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杨燕萍;常君丽;胡少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D7/00 | 分类号: | A61D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中优律师事务所 31284 | 代理人: | 潘诗孟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胫骨 注射 制备 原位 转移 肿瘤 模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胫骨内注射制备原位和肺转移肿瘤模型方法,裸鼠采用氯胺酮进行麻醉,按100mg/kg的量进行麻醉,5min后即进行手术,(1)使裸鼠左后肢屈曲,胫股骨夹角成45°;(2)Hamilton LT型进样针配备普通1ml注射器针头,针头刺入胫股骨关节间隙,从胫骨头关节窝凹点处进针,顺着胫骨骨干长轴方向缓慢钻透胫骨头松质骨部分进人骨髓腔,有明显的突破感;(3)缓缓注入人肉瘤细胞悬液10μl,约1x105个细胞;(4)拔出针头,待裸鼠苏醒后放回笼子。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原位肺转移瘤成功率为100%,能模仿临床骨肉瘤发病和肺转移病理特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胫骨内注射制备原位和肺转移肿瘤模型。
背景技术
骨肉瘤是以类骨质生成为特点的高度恶性骨源性癌症,是儿童和青少年(15-19岁)最常见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和第二癌症相关死亡原因。骨肉瘤是骨骼中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通过手术和化疗相结合的方案改善了无转移骨肉瘤患者的生存状况,5年存活率达到了75%至77%。但这些治疗策略对出现转移的骨肉瘤患者效果有限,而且在过去的30年中没得到任何改善,具体说,转移性骨肉瘤的临床预后仍然不佳,发生转移的病人初次诊断后5年存活率低于30%,目前预防骨肉瘤转移和治疗转移性骨肉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发展治疗骨肉瘤的新疗法,但现有的针对该肿瘤的可用于开发新疗法的关键生物学机制数据非常少。
研究骨肉瘤的发病机制,评价抗骨肉瘤疗法的效果,均需要借助稳定、重复性好的肿瘤动物模型,但研究者普遍采用将肿瘤细胞经皮下注射到裸鼠体内,制备皮下移植瘤模型。肿瘤皮下移植瘤模型虽然容易复制、成瘤率高,但与临床发病部位不一致,不能真实反应特定肿瘤的临床特征,具有一定的缺陷。
胫骨是骨肉瘤好发部位,因此选择将骨肉瘤细胞经胫骨内注射到裸鼠体内,制备胫骨内原位移植骨肉瘤,更能准确反应骨肉瘤的临床特征,同时,由于骨肉瘤病人转移发生最多的是肺转移,因此通过胫骨内注射获得原位移植骨肉瘤的同时,能否模拟临床病人,形成肺转移也至关重要。
小鼠的胫骨容积很小,注射总体积有限,操作难度大,限制了注射细胞数,且不容易成瘤。
发明内容
针对皮下移植瘤不能反应骨肉瘤临床特征,在研究骨肉瘤发病机制、评价抗骨肉瘤疗效时均需借助更能反应临床特征的肿瘤动物模型,而小鼠的胫骨容积很小,操作难度大等难度,且不容易成瘤,希望提供一种新型高效经胫骨内注射制备原位和肺转移肿瘤模型方法。
根据实施例,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经胫骨内注射制备原位和肺转移肿瘤模型方法,裸鼠采用氯胺酮进行麻醉,按100mg/kg的量进行麻醉,5min后即进行手术,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使裸鼠左后肢屈曲,胫股骨夹角成45°;
(2)Hamilton LT型进样针配备普通1ml注射器针头,针头刺入胫股骨关节间隙,从胫骨头关节窝凹点处进针,顺着胫骨骨干长轴方向缓慢钻透胫骨头松质骨部分进人骨髓腔,有明显的突破感;
(3)缓缓注入人肉瘤细胞悬液10μl,约1x 105个细胞;
(4)拔出针头,待裸鼠苏醒后放回笼子。
相对于现有技术,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原位肺转移瘤成功率为100%,能模仿临床骨肉瘤发病和肺转移病理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经胫骨内注射制备原位移植骨肉瘤和肺转移模型方法示意图。
图2是经胫骨内注射制备原位移植骨肉瘤和肺转移模型方法实际操作图a。
图3是经胫骨内注射制备原位移植骨肉瘤和肺转移模型方法实际操作图b。
图4经胫骨内注射制备原位移植骨肉瘤和肺转移模型方法实际操作图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36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