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的分流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13499.2 | 申请日: | 2019-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71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丹;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8/10 | 分类号: | H04W28/10;H04W76/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高洁;张颖玲 |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分流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的分流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用户面服务网关SGW‑U,且所述SGW‑U位于网络边缘,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终端UE发送的待分流数据包,并确定所述待分流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其中,所述SGW‑U与所述UE具有关联关系;基于所述待分流数据包的目的地址,确定将所述待分流数据包分流至目标用户面分组数据网关PGW‑U。本发明的实施例同时公开了一种数据的分流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的分流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第4代移动通信网络中,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和分组数据网关(Packet Date Network Gateway,PGW)部署于省中心,数据流需要通过部署于省中心的SGW/PGW进行处理。然而,随着互联网业务流量的飞速增长,核心网络需要处理的数据量也呈高速增长的趋势;若仍然将数据流量通过SGW和PGW进行集中处理,必然会引起数据拥塞的问题。于是,将数据流量通过本地网关传输至本地网络或者互联网中的本地分流技术,成为解决核心网数据拥堵的关键技术。
目前,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提出了一种控制面及用户面分离(control and user plane separation,CUPS)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数据的本地分流。具体地,在上述CUPS架构下,SGW和PGW的被划分为具有控制面功能(即承载控制信令)的SGW-C和PGW-C,以及具有用户面功能(即承载用户数据)的SGW-U和PGW-U。其中,SGW-U和PGW-U部署在网络边缘,接收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进行分流决策后发送的分流数据包;但是,由于SGW-U和PGW-U部署在网络边缘,覆盖范围较小;一旦UE移出SGW-U或PGW-U的覆盖范围,网络连接会被切断,因此UE需要重新发起会话建立流程;那么,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会发生中断的问题,同时造成数据分流的效率降低,数据传输的时延增加的问题。
在另一现有技术中,在网络边缘部署厂家私有的远程网关(Remote Gateway,RGW)用于进行本地分流;但是,由于演进型基站(eNB),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Entity,MME)和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单元(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无法感知私有的RGW,导致网络无法建立从eNB到RGW之间的数据隧道;若需要部署RGW时,需要将RGW部署在S1-U接口的数据通路上,增加了网络建设的复杂度;同时,与第一种方案相同,当UE移出RGW的范围时,则无法提供流畅且连续地本地分流服务。因此,亟需一种数据的分流方法,在不增加网络建设的复杂度的情况下,保证数据进行本地分流的效率以及连续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的分流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数据传输易出现中断,数据分流效率低、时延长,以及网络建设复杂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的分流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SGW-U,且所述SGW-U位于网络边缘,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UE发送的待分流数据包,并确定所述待分流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其中,所述SGW-U与所述UE具有关联关系;
基于所述待分流数据包的目的地址,确定将所述待分流数据包分流至目标用户面分组数据网关PGW-U。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的分流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SGW-C,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终端UE的位置信息;
基于所述UE的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UE对应的目标用户面服务网关SGW-U;其中,所述目标SGW-U位于网络边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34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