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液感应报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3333.0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8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石荣艳;渠宝兰;康丽华;石佳;张天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市康复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68 | 分类号: | A61M5/168;A61M5/16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张红;程立民 |
地址: | 221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滴 医护 感应报警装置 输液报警系统 液位检测模块 发夹 液滴检测 过滤网 滴壶 输液 机械技术领域 操控面板 患者家属 夹持固定 快速操作 透明结构 液体点滴 液位测量 预警模块 输液架 输液瓶 滴液 溅射 无液 液面 警报 计时 疲劳 提示 预警 穿过 分化 检测 观察 | ||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为输液感应报警装置,包括输液架,操控面板内设置有输液报警系统,输液报警系统包括液位检测模块和液滴检测模块,通过设置的发夹对滴壶进行夹持固定,简化固定方式,便于医护人员快速操作,同时将发夹设置为透明结构,便于医护人员能够对滴壶内的滴液进行观察,通过设置过滤网,当液滴穿过过滤网时,液滴被分化成多个细小的液滴,不易与液面产生溅射现象,通过设置液位检测模块,能够实现液位测量,并通过预警模块实现预警工作,减少患者家属或者医护人员的疲劳,通过设置液滴检测模块,实现液体点滴的检测,并计算出液滴的速度,同时能够在无液滴速度时进行警报,提示医护人员计时更换输液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输液感应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静脉注射是一种医疗方法,即把血液、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物质直接注射到静脉中。静脉注射可分短暂性与连续性,短暂性的静脉注射多以针筒直接注入静脉,即一般常见的“打针”;连续性的静脉注射则以静脉滴注实施,俗称“输液”。
临床中,为了在输液结束后及时的更换输液瓶或者拔针,输液时需要患者家属或者医护人员不断的观察输液情况,但长期的注意力集中会为患者家属或者医护人员造成一定疲劳,导致出现安全隐患现象。鉴于此,我们提出输液感应报警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输液感应报警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长期的注意力集中会为患者家属或者医护人员造成一定疲劳,导致出现安全隐患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输液感应报警装置,包括输液架,所述输液架顶部的两端均安装有挂钩,所述挂钩上设置有输液瓶,所述输液瓶的底部设置有滴壶,所述滴壶和所述输液瓶之间通过连通管相通,所述滴壶的外壁安装有滴壶夹具,所述滴壶夹具包括两个呈半圆的夹环,所述夹环的内壁安装有红外测量组件,所述夹环外壁两端均一体成型有夹板,所述夹板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安装有螺栓,其中一个所述夹板外壁安装有绕线装置,所述绕线装置包括一对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内设置有绕线板,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外壁安装有摇把,所述安装板的内壁开设有转动槽,所述绕线板的一侧安装有连接轴,靠近所述摇把一端的安装板外表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连接孔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绕线板的外壁缠绕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安装有限位圈。作为优选,所述螺栓和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绕线板和所述转动槽转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摇把包括传动杆和传动板,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传动板的一端安装有卡环,所述卡环的内壁一端安装有卡块,所述传动板的另一端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内安装有插柱。作为优选,所述卡块和所述卡槽卡接配合。作为优选,所述输液架外壁还安装有操控面板,所述滴壶的底部设置有积液管,所述积液管的内壁顶端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积液管的底部安装有输液管。作为优选,所述积液管的截面呈梯形。作为优选,所述操控面板内设置有输液报警系统,所述输液报警系统包括液位检测模块和液滴检测模块,所述液位检测模块包括超声波检测模块、液晶显示模块、设置模块和预警模块;
所述超声波检测模块用于通过超声波脉冲反射回波实现液位测量;所述液晶显示模块用于将液位测量的数据进行数显;所述设置模块用于设置预警的数值;所述预警模块用于液位达到预警数值时,发出警报。作为优选,所述液滴检测模块包括光电传感模块、单片机模块、输液滴速检测模块、显示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光电传感模块通过光透射原理,对液体的点滴进行检测;所述单片机模块将检测到的模拟信号转化为能够识别的数字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市康复医院,未经徐州市康复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33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