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场参与调频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12262.2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47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陈云龙;张东英;王仪贤;岳帅;郭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24 | 分类号: | H02J3/24;H02J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参与 调频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场参与调频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对风电机组转子动能进行控制和功率备用调频控制;建立不同风速工况下每一风电机的综合调频控制策略;基于风速的变参数减载功率协调分配系数,建立风速、风电场减载总功率与每一风电机减载功率的量化计算关系;获取减载分配后每一风电机组的出力。本发明实施例充分考虑了风场内部减载功率分配方式对整个风电场调频能力的影响,协调分配各风机的出力,适应集群化风电场内部风电机组间的风速分布差异,充分发挥风电场的调频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风力发电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场参与调频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018年1-6月份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约753万千瓦,比去年增加152万千瓦,同比增长25%,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1.9156亿千瓦,风电发展十分迅速。与常规同步发电机不同,风电机组大多数采用电力电子变换器并网,使得风机出力与系统频率解耦,同时风机采用最大功率跟踪运行(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简称MPPT)控制方式,不能响应电网的频率变化,缺乏频率调节能力。
因此,大量风机并网将会降低系统频率稳定性。
为提高系统频率稳定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在单机层面的调频策略上做了大量研究,主要包含转子动能控制、功率备用控制及综合控制策略等,有效提高了风电机组的调频能力。
然而,虽然风机层面的调频控制策略研究已经趋向成熟,但在风电场内机组间功率分配问题上,目前的研究多将风速做简单的统一化处理,未考虑机组间风速差异。
在实际运行中,风电场内部运行工况复杂,由于风电场内风速局部地理分布差异、风机尾流效应、风机所在位置具体地形差异等因素,不同机组间的风速差异较大,甚至可达50%以上,若不考虑风速差异,则难以发挥单个风机的调频能力,影响了风电场调频控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场参与调频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场参与调频方法,包括:
S1,对风电机组转子动能进行控制和功率备用调频控制;
S2,建立不同风速工况下每一风电机的综合调频控制策略;
S3,基于风速的变参数减载功率协调分配系数,建立风速、每一风电机组减载功率与风电场减载总功率的量化计算关系式
S4,在单机综合调频控制方法和考虑不同风机运行风况差别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风电场内协调分配各机组减载功率的调频控制方法。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场参与调频系统,包括:
第一模块,用于对风电机组转子动能进行控制和功率备用调频控制;
第二模块,用于建立不同风速工况下每一风电机的综合调频控制策略;
第三模块,用于基于风速的变参数减载功率协调分配系数,建立风速与每一风电机减载功率的量化计算关系、风电场减载总功率与每一风电机减载功率的量化计算关系;
第四模块,用于在单机综合调频控制方法和考虑不同风机运行风况差别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风电场内协调分配各机组减载功率的调频控制方法。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通信接口和总线;其中,
所述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通过所述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该测试设备与显示装置的通信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22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