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构件制造数据读取转换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1982.7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0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占羿箭;黄玉林;吴杰;薛蔚;朱敏涛;方爱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构件 读取 人工处理 制造数据 图纸 自动化生产效率 制造 数据传输方式 信息化技术 关键信息 环节信息 数据格式 转换 媒介 衔接 传递 环节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构件制造数据读取转换方法及系统,本发明以pXML数据格式为媒介,在预制构件的设计与制造阶段形成高效精准的数据传输方式。本发明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确保了预制构件设计制造环节关键信息的准确传递,降低了人工处理图纸的劳动强度和疏漏可能,提高了预制构件自动化生产效率。解决了预制构件设计‑制造环节信息衔接不畅,需要大量人工处理图纸,效率低、易疏漏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构件制造数据读取转换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相比传统现浇式建筑而言,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独特的经济、技术和环保优势,是当今建筑行业发展焦点。预制构件的设计制造是装配式建筑项目流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现阶段工程实践中预制构件的设计和制造环节之间普遍存在信息流通不畅的问题,特别是,设计软件生成的图纸往往无法直接用于自动化生产,而是需要技术人员重新读图、编辑修改、转换成特定文件格式等。因此人力成本居高不下,并且难以避免数据解读传输过程中的人为疏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构件制造数据读取转换方法及系统,能够解决现阶段工程实践中预制构件的设计和制造环节直接普遍存在信息流通不畅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构件制造数据读取转换方法,包括:
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软件对建筑物进行整体设计,建立建筑物的整体3D模型;
划定所述建筑物的整体3D模型中现浇和预制的部分,拆分需要预制的部分,生成预制构件清单;
对所述预制构件清单中的预制构件进行深化设计;
导出所述整体3D模型中的深化设计后的预制构件的pXML文档,所述pXML文档包含预制构件的订单信息、几何尺寸、钢筋预埋件数据;
通过pXML解读程序模块,获取所述pXML文档中和生产制造直接相关的关键数据;
基于获取到的和生产制造直接相关的关键数据,并针对特定生产设备生成对应的机器控制命令文件;
通过所述控制命令文件驱动生产设备进行预制构件的自动化生产,包括模具布置安装、钢筋和预埋件放置、混凝土布料、以及振动抹平的步骤。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软件对建筑物进行整体设计,建立建筑物的整体3D模型,包括:
采用Revit软件开展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等,建立建筑物的整体3D模型;
开展所述整体3D模型中各部件之间的碰撞检查,对冲突部位进行模型修改直至通过检查。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划定所述建筑物的整体3D模型中现浇和预制的部分,拆分需要预制的部分,生成预制构件清单,包括:
在Revit软件中查看建筑物的整体3D模型中的结构整体体量,根据预制率要求,划定结构中现浇和预制的部分;
根据所述预制的部分,确定预制构件清单,所述预制构件清单包含构件类型、构件数量的信息。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对所述预制构件清单中的预制构件进行深化设计,包括:
根据装配式建筑的预设需求,在所述整体3D模型的预制构件的门窗等开口区域边缘增加钢筋,在预制构件内部和边缘预留管道、孔洞或开槽,添加预埋吊钩、螺栓或套筒,在预制构件连接处调整钢筋避免碰撞冲突。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导出所述整体3D模型中的深化设计后的预制构件的pXML文档,所述pXML文档包含预制构件的订单信息、几何尺寸、钢筋预埋件数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19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