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1748.4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4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石塚正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49/00 | 分类号: | F16H49/00;F16H57/023;F16H57/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振体 内齿轮 挠曲啮合式 齿轮装置 内齿部件 输入轴承 外齿轮 一体地 轴部 啮合 并排配置 惯性力矩 挠曲变形 配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惯性力矩的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本发明的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100)具备:起振体轴(22),具有起振体(222);外齿轮(4),被起振体挠曲变形;第1内齿轮(6),与外齿轮啮合;第2内齿轮(8),在轴向上与第1内齿轮并排配置且与外齿轮啮合;第1内齿部件(7),与第1内齿轮一体地旋转;及第2内齿部件(9),与第2内齿轮一体地旋转。起振体轴具有与起振体一体地旋转的轴部(221)。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100)还具备:第1输入轴承(30),配置于轴部与第1内齿部件之间;及第2输入轴承(32),配置于轴部与第2内齿部件之间。第1输入轴承及第2输入轴承的外径小于起振体的外径。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8年1月3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013533号的优先权。该日本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小型且轻型却能够得到高减速比的齿轮装置,已知有一种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以往,提出有一种所谓平坦型的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其具备:起振体轴,具有起振体;外齿轮,被起振体挠曲变形;第1内齿轮,与外齿轮啮合;第2内齿轮,在轴向上与第1内齿轮并排配置且与外齿轮啮合;第1内齿部件,与第1内齿轮一体地旋转;及第2内齿部件,与第2内齿轮一体地旋转(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12214公报
用于驱动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的驱动装置的耗电量不仅受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的摩擦损失的影响,还受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的惯性力矩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惯性力矩的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具备:起振体轴,具有起振体;外齿轮,被起振体挠曲变形;第1内齿轮,与外齿轮啮合;第2内齿轮,在轴向上与第1内齿轮并排配置且与外齿轮啮合;第1内齿部件,与第1内齿轮一体地旋转;及第2内齿部件,与第2内齿轮一体地旋转,其中,起振体轴具有与起振体一体地旋转的轴部。该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还具备:第1输入轴承,配置于轴部与第1内齿部件之间;及第2输入轴承,配置于轴部与第2内齿部件之间。第1输入轴承及第2输入轴承的外径小于起振体的外径。
另外,将以上构成要件的任意组合或本发明的构成要件或表述在方法、装置、系统等之间相互替换的方式也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有效。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惯性力矩的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4-外齿轮,6-第1内齿轮,7-第1内齿部件,8-第2内齿轮,9-第2内齿部件,22-起振体轴,30-第1输入轴承,32-第2输入轴承,100-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221-轴部,222-起振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各附图中,对相同或相等的构成要件、部件及工序标注相同的符号,并适当省略重复说明。并且,为了便于理解,在各附图中,适当放大或缩小表示部件的尺寸。并且,在各附图中,省略对实施方式的说明并不重要的部件的一部分。
(第1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17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