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离子掺杂微晶玻璃的中红外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11726.8 | 申请日: | 2019-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6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明;陈东丹;杨中民;张勤远;钱奇;唐国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3B19/02 | 分类号: | C03B19/02;C03B32/02;C03C10/00;C03C4/1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江裕强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离子 掺杂 玻璃 红外 发光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稀土掺杂微晶玻璃的中红外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红外发光材料的基本原材料组成为:
TeO265~90mol%,
Bi2O35~15mol%,
Nb2O55~20mol%,
上述组分和为100mol%;
所述基本原材料还外掺杂Er2O3,掺杂量为所述基本原材料组成的0.2-0.75mol%;所述的稀土掺杂微晶玻璃中红外发光材料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将原料充分混合,搅拌进行熔制,将熔融的液体倒入不锈钢钢模中,然后放入马弗炉保温后进行退火,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含稀土离子的玻璃,并将所制得的玻璃进行切割以及抛光处理;所述马弗炉中温度为370~390℃,保温2h-4h;
(2)将抛光处理后的含稀土离子的玻璃在Tg±2℃热处理8-12h,继续升温在低于析晶温度2-5℃热处理,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所述稀土掺杂微晶玻璃中红外发光材料。
2.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稀土掺杂微晶玻璃的中红外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红外发光材料的基本原材料组成为:
TeO265~90mol%,
Bi2O35~15mol%,
Nb2O55~20mol%,
上述组分和为100mol%;
所述基本原材料还外掺杂Er2O3,掺杂量为所述基本原材料组成的0.2-0.75mol%;所述的稀土掺杂微晶玻璃中红外发光材料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将原料充分混合,搅拌进行熔制,将熔融的液体倒入不锈钢钢模中,然后放入马弗炉保温后进行退火,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含稀土离子的玻璃,并将所制得的玻璃进行切割以及抛光处理;所述马弗炉中温度为370~390℃,保温2h-4h;
(2)将抛光处理后的含稀土离子的玻璃在Tg±2℃热处理8-12h,继续升温在低于析晶温度2-5℃热处理,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所述稀土掺杂微晶玻璃中红外发光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熔制温度为800~1000℃,熔制时间为30~60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不锈钢钢模被预热到200~35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冷却速度为5~10℃/min。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在低于析晶温度3-5℃热处理90-18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172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酒杯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有立体花纹的3D曲面盖板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