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导热环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0804.2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5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唐晓燕;朱博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灼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63/00 | 分类号: | C09J163/00;C09J1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启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39 | 代理人: | 田嘉嘉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氧密封胶 环氧树脂 高导热填料 高导热 固化剂 制备 双酚A环氧树脂 双酚F环氧树脂 润湿分散剂 产品售价 导热性能 低温存储 二氧化硅 固化工艺 单组份 石墨烯 双氰胺 消泡剂 氧化锌 粘稠度 中低温 氧化铝 铜粉 咪唑 固化 存储 便利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导热环氧密封胶,包括以下原料:环氧树脂、高导热填料、固化剂、消泡剂和润湿分散剂;所述环氧树脂选自双酚A环氧树脂和双酚F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所述高导热填料选自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锌、铜粉和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固化剂选自双氰胺、咪唑和脲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制备的环氧密封胶产品导热性能明显高于市场一般水平,达到2.0W/(m·k);且成本低廉,相当于国外产品售价的1/3,本发明为单组份材料,可中低温固化,固化工艺简便,产品适用面广;产品粘稠度合适,使用便利;低温存储时间在半年以上,便于存储,以免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导热环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环氧树脂密封胶是以环氧树脂为基体的密封胶,具有优良的密封性,兼具较高的胶接强度,常常用于航空航天、电子、机械等领域高真空、高气密性部位的密封胶接。
目前市场上的环氧胶,导热系数基本在0.2-0.8W/(m·k),这在常规电子产品的使用中也能满足散热要求,但在大功率电器和放热量大、散热要求高的场合下,产品可能出现散热不满足需求,从而出现烧机的问题。国外有相关产品,但是价格昂贵,采买不够便利,采买时间长也会造成储存时间变短,保质期可能只有2-3个月,给国内客户的使用造成损失与麻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导热环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导热环氧密封胶,通过添加高导热填料来提高产品的导热性能,同时为了保证产品的可操作性,添加了合适的润湿分散剂,增加了产品的应用范围,筛选低温固化剂,保证产品在较低温度下可以固化,便于使用,便于存储。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导热环氧密封胶,包括以下原料:环氧树脂、高导热填料、固化剂、消泡剂和润湿分散剂;
所述环氧树脂选自双酚A环氧树脂和双酚F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所述高导热填料选自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锌、铜粉和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固化剂选自双氰胺、咪唑和脲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高导热填料为石墨烯和氧化铝的混合物,质量比为1:3至1:5。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高导热填料的添加量为40wt%-50wt%。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固化剂为双氰胺与咪唑的混合物,质量比为1:1至3:1。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消泡剂选自6800消泡剂、900消泡剂、JUST5501消泡剂、BYK-141消泡剂、BYK-A535消泡剂、KS-603消泡剂、AKN-3386消泡剂和AKN-3330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消泡剂为6800消泡剂,添加量为0.1wt%-0.5wt%。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润湿分散剂选自BYK-W969润湿分散剂、BYK-W996润湿分散剂、BYK-2152润湿分散剂、BYK-W9010润湿分散剂、BYK-P104S润湿分散剂、BYK-W903润湿分散剂和BYK-W995润湿分散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润湿分散剂为BYK-W969润湿分散剂,添加量为1wt%-1.5wt%。
本发明进一步保护一种上述高导热环氧密封胶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将环氧树脂、高导热填料、消泡剂和润湿分散剂混合搅拌均匀,冷却到40℃以下,之后加入固化剂,在三辊机上研磨成膏状物,真空脱泡、出料即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搅拌转速为500r/min-70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灼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灼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08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