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10GE接口设备支持25GE接口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09437.4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8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孙欣;钟鹏九 | 申请(专利权)人: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10 ge 接口 设备 支持 25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10GE接口设备支持25GE接口的系统及方法,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主控模块下发配置指令,完成网络处理模块、端口转换模块、25GE光模块的初始化后,网络处理模块一端对外提供四对10GE接口;另一端通过限速设置捆绑为一个40GE接口,与端口转换模块相连;端口转换模块,实现host侧的40GE接口速率到line侧的25GE接口速率之间的转换;并通过25GE光模块实现端口转换模块的25GE信号和光信号之间的转换。本发明实现了在现有10GE接口设备的基础上,平滑升级为支持25GE接口速率。本发明使得现有技术平台的生命周期得到延续,实现成本低,具有高性价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10GE接口设备支持25GE接口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通信设备性能的逐步提升,面对数据流量的成倍增长,需要以太网端口有更高的速率支撑,往更高的端口速率迁移,传统的10GE(GigabitEthernet,万兆以太网)接口将会成为网络性能的瓶颈,将会无法满足实际数据转发需求,因此,需要对现网进行升级,逐步替换更高速率的接口。现网升级的需求,来自两个最重要的考量,一个是节能,一个是成本。40G光模块和100G光模块的价格过高、功耗过大,而10G光模块的速率又不能满足网络需求,所以25G光模块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了,弥补了这两者之间的不足,并且大大提高了端口密度、减少了网络部署成本,而且功耗也相对较低。主要用于25G以太网和100G(4x25Gbps)以太网中,并且它能够提供最节能的方式来满足下一代数据中心网络日益增长的需求。
目前市场上的主要通信设备使用的是最大支持10GE接口速率的芯片,这些芯片无法容纳25GE接口速率,而新型的芯片能够支持25GE接口速率,如果采用换芯片的方案,将会导致整个设备平台都要换,而10GE接口速率的设备生命周期时间还很长,这种方法严重增加了硬件成本和开发维护成本,所以,在以前10GE接口速率的设备平台上,也需要要支持25GE接口速率。
基于此,亟需要一种在现网升级过程中,以较低的成本让10GE接口速率设备支持25GE接口速率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10GE接口设备支持25GE接口的系统及方法,能够实现快速的切换,成本低,保护原有的投资。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现10GE接口设备支持25GE接口的系统,包括主控模块、网络处理模块、端口转换模块、25GE光模块,
主控模块,其用于:下发配置指令,完成网络处理模块、端口转换模块、25GE光模块的初始化;
网络处理模块,其用于:一端对外提供四对10GE接口;另一端通过限速设置捆绑为一个40GE接口,与端口转换模块相连;
端口转换模块,其用于:实现host侧的40GE接口速率到line侧的25GE接口速率之间的转换;
25GE光模块,其用于:实现端口转换模块的25GE信号和光信号之间的转换;
所述端口转换模块实现host侧的40GE接口速率到line侧的25GE接口速率之间的转换,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端口转换模块host侧提供四对串行解串器与网络处理模块的四对10GE接口相连,line侧提供一对串行解串器与25GE光模块相连,并配置为变速模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主控模块下发配置指令,完成网络处理模块、端口转换模块、25GE光模块相连的初始化,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主控模块包括处理器,处理器上电后,通过配置寄存器完成对网络处理模块、端口转换模块、25GE光模块的复位、解复位操作、参数调节、工作模式选择,完成初始化。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网络处理模块包括交换机或N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94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