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形薄件的吸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08314.9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8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曹明强;付西红;秦星;耿波;牛源;马娜娜;薛力;党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B25J15/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唐沛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件 吸附装置 装配 吸附小孔 排气孔 吸附件 吸附 真空发生装置 真空吸附原理 装置使用 释放 无负压 封堵 负压 无损 气管 敞开 | ||
1.一种环形薄件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真空发生装置、气管以及吸附件;
吸附件内沿其轴向开设有进气通道以及通气腔室,沿其径开向设有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的排气孔;
吸附件的端面设置有多个吸附小孔;所述多个吸附小孔的分布形状与环形薄件的形状相适配;
进气通道一端通过气管与真空发生装置连通,另一端通过通气腔室与多个吸附小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薄件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件包括夹持杆、通气套筒以及吸附头;
所述进气通道沿轴向设置在夹持杆内,排气孔沿径向设置在夹持杆上;夹持杆的一端与气管密封连接,另一端外表面设有外螺纹;
所述通气套筒内部沿轴向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内螺纹孔,锥形腔室以及第二内螺纹孔;
吸附头包括螺纹连接部以及法兰部;螺纹连接部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有多个凹槽,凹槽沿轴向开设;所述多个吸附小孔开设在法兰部上,且多个凹槽和开设位置与多个吸附小孔的分布位置对应;
通气套筒通过第一内螺纹孔和所述外螺纹与夹持杆密封连接,通过第二内螺纹孔与螺纹连接部与吸附头密封连接,从而通过多个凹槽和锥形腔室形成了用于连通进气通道和多个吸附小孔的通气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形薄件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法兰部上设置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的外圆直径与待吸附环形薄件的内圆直径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形薄件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凸起的高度小于待吸附环形薄件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形薄件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小孔的孔径小于待吸附环形薄件的环带宽度。
6.基于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形薄件吸附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封堵夹持杆上的排气孔,真空发生装置开始工作,使真空气流流通进入进气通道、通气腔室内,当吸附头与环形薄片贴合后,进气通道、通气腔室内产生负压,从而对环形薄件进行吸附;
【2】将环形薄件放置在需要装配的部位;
【3】使夹持杆上的排气孔敞开,无负压产生,实现环形薄件的释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831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模具装卸装置及其方法
- 下一篇:定位销定位索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