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程爆破作业现场人员定位监测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04864.3 | 申请日: | 2019-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4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 发明(设计)人: | 管志强;张中雷;叶继红;郭健;何勇芳;杨丁丁;李厚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A42B1/08 | 分类号: | A42B1/08;A42B1/18;A42B1/2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安全帽 围脖 人员定位监测 工程爆破 作业现场 工作人员位置 安全定位 防毒面罩 连接信号 实时定位 无线连接 移动终端 防尘 接收杆 封盖 伤害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工程爆破作业现场人员定位监测系统,属于安全定位技术领域,包括智能安全帽,与智能安全帽无线连接的移动终端,智能安全帽顶部分别连接信号接收杆与封盖,智能安全帽下方设有围脖,围脖与智能安全帽之间设有防毒面罩。能实时定位现场工作人员位置,准确性高,能很好的保护头部,减少头部受到的伤害,还具有较好的防尘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全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程爆破作业现场人员定位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安全帽是用来保护头顶而戴的钢制或类似原料制的浅圆顶帽子,防止冲击物伤害头部的防护用品。由帽壳、帽衬、下颊带和后箍组成。帽壳呈半球形,坚固且光滑并有一定弹性,打击物的冲击和穿刺动能主要由帽壳承受。帽壳和帽衬之间留有一定空间,可缓冲和分散瞬时冲击力,从而避免或减轻对头部的直接伤害,冲击吸性性能、耐穿刺 性能、侧向刚性、电绝缘性、阻燃性是对安全帽的基本技术性能的要求。
随着建筑需求的高速增长,建筑行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安全帽作为建筑行业必不可少的一种安全保护装置,主要用于作业人员受到高处坠落物、硬质物体的冲击或挤压时,减少对头部的冲击力,以消除或减轻其对人体头部的伤害,而现有的工地现场管理规定,工作人员及进行现场的各类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以保护人身安全。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现有安全帽的安全性能还不是很高, 功能也比较单一,更无法实现对现场工作人员或作业人员的准确定位, 因而其使用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爆破作业现场人员定位监测系统,能实时定位现场工作人员位置,准确性高,能很好的保护头部,减少头部受到的伤害,还具有较好的防尘的作用。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工程爆破作业现场人员定位监测系统,包括智能安全帽,与智能安全帽无线连接的移动终端,智能安全帽顶部分别连接信号接收杆与封盖,智能安全帽下方设有围脖,围脖与智能安全帽之间设有防毒面罩。工作人员带智能安全帽进入爆破现场,信号接收杆会一直发出信号至信号收发器,信号收发器再将收集的数据信号传入移动终端,实时对爆破现场监测的同时对工作人员也起到保护作用,智能安全帽能很好的保护头部,不让其受到伤害且密封性较好,能防止粉尘及大颗粒物质进入安全帽内,避免工作人员将粉尘吸入呼吸道,保证了工作人员能正常工作。
作为优选,信号接收杆上连接有若干个线圈,封盖表面开设有透气孔。信号接收器上的线圈能增加信号的强度,不会出现断断续续或收不到信号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全程度,透气孔可加强与外界空气的互换,增加安全帽内的氧含量。
作为优选,智能安全帽前端设有LED探照灯,LED探照灯下方环布有嵌于智能安全帽表面的闪光灯,智能安全帽两侧对称设有防尘耳塞。智能安全帽设置LED探照灯较为人性化,不用手拿,非常方便,还能使工作人员在夜间工作,闪光灯在夜间闪烁非常明显,在危及情况下能提醒周边的同伴过来求援,防尘耳塞与耳朵紧密贴合防止灰尘的进入影响耳朵的听觉等,上述设置大大的提高了智能安全帽的安全系数,能使工作人员处于更加安全的环境中。
作为优选,智能安全帽内部分为安全帽内衬、安全帽外壳,安全帽内衬与安全帽外壳之间的空余部位填充有橡胶块。智能安全帽分为三层,提高了安全帽的减震性能,要是单层的安全帽很容易砸坏,起不到保护头部的作用,橡胶块的设置有很好的缓冲效果,对头部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作为优选,智能安全帽内部的安全帽内衬顶部开设有进气槽,安全帽内衬与安全帽外壳之间开设有通风孔,通风孔内部安装有排气扇,排气扇连接安全帽外壳的下表面。智能安全帽内的进气槽能将工作人员呼出的二氧化碳排出,排气扇能加快二氧化碳排出的速度,以便于空气的进入,保证了工作人员对氧气的正常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海洋大学,未经大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48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红外探测功能的安全帽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风扇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