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室外同步旋转装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04565.X | 申请日: | 2019-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6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 发明(设计)人: | 晏志清;罗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龙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3/54 | 分类号: | B66C13/5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 |
| 地址: | 528462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外 同步 旋转 吊装 | ||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实现座椅、控制台同步旋转的船用室外同步旋转装吊装置。本发明包括设置在甲板上的旋转座椅与固定基座、设置在所述固定基座上的吊机机体和设置在所述吊机机体的一侧的控制台,所述旋转座椅与所述甲板的连接处设置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控制端通过所述固定基座与所述控制台相连接,所述旋转装置包括传动组件和锁紧组件,当人手推动所述控制台,所述控制台带动所述传动组件致使所述旋转座椅发生旋转,当人手停止推动所述控制台的移动,所述旋转座椅发生自锁。本发明应用于船舶建造的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建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用室外同步旋转装吊装置。
背景技术
船用起重机是在海上环境中执行运输作业的一种特殊起重机,主要用于舰船间货物的运输转移、 海上补给、水下作业设备的投放与回收等重要任务。海上特殊的应用环境给船用起重机的控制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性。
具体而言,在工作过程中,吊车船与接收船需要交接货物,接受船有可能停留在吊车船的左侧或者右侧,由于座椅固定在同一位置会不方便移动,这样会导致操作人员必须花费更多的精力去操作大型吊机进行装卸货物,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实现座椅、控制台同步旋转的船用室外同步旋转装吊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设置在甲板上的旋转座椅与固定基座、设置在所述固定基座上的吊机机体和设置在所述吊机机体的一侧的控制台,所述旋转座椅与所述甲板的连接处设置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控制端通过所述固定基座与所述控制台相连接,所述旋转装置包括传动组件和锁紧组件,当人手推动所述控制台,所述控制台带动所述传动组件致使所述旋转座椅发生旋转,当人手停止推动所述控制台的移动,所述旋转座椅发生自锁。
由上述方案可见,在本发明中,旋转装置是通过操作人员或左或右推动控制台实现旋转座椅原地旋转,传动组件主要实现力的传递,使操作台与旋转座椅能够实现同角度旋转,锁紧组件主要实现对旋转座椅的自锁功能,当人手停止推动所述控制台的时候,旋转座椅发生自锁,体现本发明的安全性高、结构简单和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座椅包括有坐垫、第一不锈钢管、第二不锈钢管、垫圈、圆棒和螺栓,所述坐垫设置在所述第一不锈钢管的一端,所述第二不锈钢管套设在所述第一不锈钢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不锈钢管上半部分成角度倾斜,所述第一不锈钢管和第二不锈钢管均与所述螺栓螺纹配合,所述圆棒设置在所述螺栓的首端,所述垫圈套设在所述第二不锈钢管的根部。
由上述方案可见,在本发明中,旋转座椅的第一不锈钢管和第二不锈钢管的中间呈角度的倾斜,通过支点在原地旋转,实现旋转座椅可以进行多角度移动,体现本发明的结构简单。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有圆柱销、第一锥形齿轮、第一螺杆、第二锥形齿轮、传动轴、第三锥形齿轮、第二螺杆、第四锥形齿轮和旋转轴,所述圆柱销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控制台的尾端,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套设在所述圆柱销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啮合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内部,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三锥形齿轮的内部,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锥形齿轮啮合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锥形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四锥形齿轮的内部,另一端与所述旋转座椅固定连接。
由上述方案可见,在本发明中,控制台通过圆柱销传递力的大小与方向,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第三锥形齿轮和第四锥形齿轮负责改变力的方向,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负责横向力的传导,旋转轴和传动轴负责纵向力的传导,使最终输出的力能够实现操作台与旋转座椅能够实现同角度旋转,体现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龙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龙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45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