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紫外线负离子静电纤维和银铜离子纤维综合杀菌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04372.4 | 申请日: | 2019-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9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唐汉湘;许财明;李宇华;邓财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澳企实验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A61L9/20;A61L9/22 |
代理公司: | 广州瑞之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14 | 代理人: | 黄爱君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外线 负离子 静电 纤维 离子 综合 杀菌 模块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外线负离子静电纤维和银铜离子纤维综合杀菌模块,包括:外壳体;安装在外壳体内部的第一静电驻极合成纤维过滤板;安装在外壳体内部且位于第一静电驻极合成纤维过滤板上方的紫外线负离子静电综合装置;安装在外壳体内部且位于紫外线负离子静电综合装置上方的第二静电驻极合成纤维过滤板;安装在第二静电驻极合成纤维过滤板上方的银铜离子纤维板;以及安装在银铜离子纤维板上方的外壳盖。本紫外线负离子静电纤维和银铜离子纤维综合杀菌模块,采用多重消毒、灭菌技术相融合的吸附过滤方式,能够更高效彻底地杀灭菌微生物细菌、病毒、去除PM2.5/PM10等颗粒污染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外线负离子静电纤维和银铜离子纤维综合杀菌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包括颗粒物污染物PM2.5、病毒、微生物、有机挥发性气体、无机挥发性气体等,威害到人们身心健康,处理空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目前社会及民族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刺激了人们对环境净化的需求,如空气净化装备。市面上空气净化装备对污染气体处理普遍采用物理吸附法,活性炭过滤技术、高效过滤器技术,静电离子技术,紫外线灭菌技术等。
传统活性炭过滤、高效过滤HEPA滤芯,虽然能通过物理过滤去除一些甲醛、VOC有机挥发性气体及异味作用,但是颗粒污染物净化原理是直接拦截,惯性碰撞,布朗扩散,颗粒进入容易聚集、堵塞过滤网,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着风阻过大,不可清洗,使用寿命短,周期短,增加更换滤芯成本等缺点。而传统静电离子技术虽然能产生正负离子起到一定净化颗粒污染物目的,不过由于进入空气净化停留时间短,而且单边安装于设备所释放的正负离子无法均匀分布,杀菌的效果有限。在HEPA高效过滤颗粒物、微生物污染物净化过程中,很快形成饱和,产生二次污染达不到净化的效果。传统带有紫外线灭菌技术的净化设备,其普遍采用进风方向与紫外灯管轴向垂直,实际空气与紫外线的接触时间较短,且紫外灯数量固定不可调,紫外光线容易形成死角,光分布均匀,灭菌不彻底。因此综合以上情况,现在的空气净化性能和安装方式有待进一步改善与优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紫外线负离子静电纤维和银铜离子纤维综合杀菌模块,采用多重消毒、灭菌技术相融合的吸附过滤方式,能够更高效彻底地杀灭菌微生物细菌、病毒、去除PM2.5/PM10等颗粒污染物。
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外线负离子静电纤维和银铜离子纤维综合杀菌模块,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为中部镂空的框体,框体的侧边上预留有电源安装孔;安装在外壳体内部的第一静电驻极合成纤维过滤板;安装在外壳体内部且位于第一静电驻极合成纤维过滤板上方的紫外线负离子静电综合装置,所述紫外线负离子静电综合装置包括框架、负离子发生器、紫外灯、镇流器、电源连接器和集线器,所述框架设计成中空的方形框架,所述方形框架的端边上均设置有安装槽,负离子发生器分别安装在安装槽的中心,并且负离子发生器中的负离子电极放电针安装方向与进风方向垂直设置,集线器安装在框架端边设置的安装槽内,负离子发生器上的电源接头线贯穿框架的端边后向内延伸并与集线器连接,电源连接器安装在外壳体侧边预留的电源安装孔内,所述电源连接器通过导线连接集线器并与负离子发生器连接形成供电通路;多条紫外灯并行间隔安装在框架内,每条紫外灯端边上对应安装一个独立的镇流器,所述镇流器分别通过导线与集线器连接;安装在外壳体内部且位于紫外线负离子静电综合装置上方的第二静电驻极合成纤维过滤板;安装在第二静电驻极合成纤维过滤板上方的银铜离子纤维板;以及安装在银铜离子纤维板上方且将第一静电驻极合成纤维过滤板、紫外线负离子静电综合装置、第二静电驻极合成纤维过滤板和银铜离子纤维板盖合在外壳体内的外壳盖。
优选的,所述银铜离子纤维板包括活性炭纤维基板,所述活性炭纤维基板表面均匀涂覆有银铜离子混合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澳企实验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澳企实验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43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