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萃取剂分离丙二醇甲基醚-水的动态控制方案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03721.0 | 申请日: | 2019-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6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王英龙;戴姚;李树华;朱兆友;崔培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41/34 | 分类号: | C07C41/34;C07C41/38;C07C41/42;C07C43/13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郝团代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控制 混合萃取剂 丙二醇甲基醚 流量控制器 温度控制器 压力控制器 液位控制器 产品纯度 分离工艺 混合过程 进料组成 设备要求 回流比 进料流 扰动 常压 精馏 萃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萃取剂分离丙二醇甲基醚‑水的动态控制方案,包括:流量控制器,液位控制器,压力控制器,温度控制器,回流比调节结构。发明了一种混合萃取剂结合萃取‑精馏混合过程分离工艺的动态控制方案,该动态控制方案可以很好的处理±20%进料流率和±20%进料组成扰动,具有很好的动态控制效果。本发明在常压下操作对设备要求低,容易实现,且本发明成本低,产品纯度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生产的自动化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萃取剂分离丙二醇甲基醚-水的动态控制方案。
【背景技术】
在二元共沸物分离过程中,实现稳态工艺的有效控制是当今分离方法的研究热点。目前对于混合萃取剂与混合过程的结合分离方式的动态研究很少,作为两种萃取剂和混合过程的引入,使得对于流程的控制难度大大的增加,因此本发明主要针对混合萃取剂分离丙二醇甲基醚-水的稳态流程提出一种有效的控制方案,保证两种产品的高纯度平稳操作。
中国专利CN104672042B公开了一种二异苯同分异构体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该工艺用邻苯二甲酸二酯作为萃取剂,通过萃取精馏塔和普通精馏塔得到高纯度的间二异丙苯和对二异丙苯,但该专利没有实现动态控制。
中国专利CN106916050A公开了一种用于低碳混合醇的分离系统及其使用方法,适用于低碳混合醇的脱水,但该专利只对单塔动态控制策略,相对于本专利的液液萃取塔-精馏塔的控制,单塔控制的控制变量少而简单,控制难度低于本专利。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分离丙二醇甲醚和水动态控制的特点,本发明专利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如下: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混合萃取剂分离丙二醇甲基醚-水的动态控制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所述的控制方案在分离丙二醇甲基醚-水体系的应用。
[技术方案]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萃取剂分离丙二醇甲基醚-水的动态控制方案来确保两种产品丙二醇甲基醚和水的纯度,主要包括以下的步骤:
(1)稳态工艺:将丙二醇甲基醚-水混合物送入液液萃取塔(LEC)塔底,混合萃取剂(氯仿,2-乙基己酸)从塔顶进入,大量的水从液液萃取塔(LEC)塔顶采出;丙二醇甲基醚、少量的水、混合萃取剂进入共沸精馏塔(EDC);水和氯仿从共沸精馏塔(EDC)的顶部流出,并进入分相器(DEC)进行分离,氯仿返回液液萃取塔(LEC)循环利用;丙二醇甲基醚和2-乙基己酸进入萃取精馏塔(RC)进行分离;2-乙基己酸返回液液萃取塔(LEC)循环利用。
(2)动态控制方案:液液萃取塔(LEC)的进料流量通过控制器控制器FC来调节,萃取剂回收塔(RC)循环至液液萃取塔(LEC)的循环物流流量基于比例控制器(F/S)通过循环物流流量控制器(FCS)控制,所述流量控制器FC和FCS为反向控制;共沸精馏塔(EDC)和精馏塔(RC)的塔顶压力通过相应的塔顶冷凝器热负荷的移除速率控制,压力控制器PC1和PC2为反向控制;精馏塔(RC)的回流罐的液位通过调整塔顶的采出量控制,回流罐液位(LC3)为正向控制;分相器液位通过调整采出量控制,分相器液位控制器LC4和LC5为反向控制;共沸精馏塔(EDC)的塔釜液位通过调整塔釜采出量控制,精馏塔(RC)的塔釜液位通过调整萃取剂的补充量来控制,塔釜液位控制LC1和LC2为正向控制;通过比例控制器RR1控制精馏塔(RC)的回流量;通过温度控制器TC1、TC2、TC3,TC4分别调节共沸精馏塔(EDC)、精馏塔(RC)、冷凝器C3,和C4的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共沸精馏塔(EDC)塔顶采用组成控制器(CC)控制产品丙二醇甲基醚的纯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丙二醇甲基醚纯度99.9%以上,水的纯度在99.75%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37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2-甲氧基丙烯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戈米辛J的纯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