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有机水稻种植的高养分含量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03692.8 | 申请日: | 2019-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4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季;王博;张泽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农新科(苏州)有机循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5/00 | 分类号: | C05F1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5 | 代理人: | 叶栋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物料 有机肥 制备 好氧发酵 有机水稻 堆肥产品 发酵周期 制备工艺 含量比 含水率 酱油渣 牛粪 虾粉 总氮 总碳 种植 接种 水稻 |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用于有机水稻种植的高养分含量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酱油渣与牛粪、虾粉混合得到混合物料,所述混合物料的含水率为55%‑65%,所述混合物料的总碳含量与总氮含量比为20‑35:1;(2)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料接种好氧发酵菌,进行好氧发酵。本发明明显的缩短了有机肥制备工艺中的发酵周期,有效的改善了堆肥产品的品质,制得的有机肥可有效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有机水稻种植的高养分含量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化肥过量使用带来农业环境污染、耕地退化等多重问题,农业部启动 的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减少化肥施用、增加有机肥料来提高土 壤肥力、提升农产品品质。有机农业是必须施用有机肥料的农业生产模式,以 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原则,禁止使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人工 合成的化学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等物质。基于上述背景,发 展高养分(NPK)含量有机肥是有机肥产业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因为高养分(NPK) 含量有机肥料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水溶性养分含量,使养分更容易被植物吸收利 用,从而实现植物的产量与品质提升,并且能够满足植物对养分的需求,能够 有效减少化肥施用量。然而目前的高养分含量有机肥的制备工艺相对不成熟, 导致堆肥产品品质较差,主要表现在:(1)发酵升温较难;(2)发酵时间长, 普遍的好氧发酵周期为45-60天;(3)发酵时间长导致养分尤其是氮素损失较 大;(4)发酵不充分导致堆肥产品养分含量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有机水稻种植的高养分含量有机肥及其制 作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有机肥的制备工艺发酵升温较难、发酵周期长、堆肥品 质较差等问题,明显的缩短了有机肥制备工艺中的发酵周期,有效的改善了堆 肥产品的品质,制得的有机肥可有效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有机水稻种植的高养分含量有机肥的制备 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酱油渣与牛粪、虾粉混合得到混合物料,所述混合物料的含水率为 55%-65%,所述混合物料的总碳含量与总氮含量比为20-35:1;
(2)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料接种好氧发酵菌,进行好氧发酵。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物料中,牛粪、酱油渣和虾粉的重量比为20:40:40。在 此配比下,更加利于混合物料的发酵工艺,且使堆肥产品的总养分含量最佳。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物料的含水率为60%,所述混合物料的总碳含量与总 氮含量比为25:1。此条件下,更加有利于混合物料进行发酵。
进一步地,以所述混合物料的重量为基准,所述好氧发酵菌的接种量为 0.1-0.5重量%。使发酵时间和堆肥品质控制在较佳范围内。
进一步地,以所述混合物料的重量为基准,所述好氧发酵菌的接种量为0.2 重量%。使发酵时间和堆肥品质控制在最佳范围内。
进一步地,所述好氧发酵菌为VT微生物菌剂。
进一步地,所述酱油渣经过粉碎预处理,粉碎后的酱油渣的粒径为0.1-2c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好氧发酵采用条垛式堆肥技术,所述发 酵的时间为22-28天。
进一步地,在所述好氧发酵过程中,当堆体中心温度大于或等于50℃时, 2~3天翻堆一次,翻堆3~4次。可有效提高堆肥高温期的最高温度和高温持续时 间。
进一步地,在所述好氧发酵过程中,堆体中心温度为55-65℃时为高温期, 所述高温期持续时间为10-15天。可降低氮素损失,使所制备的有机肥总养分含 量最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农新科(苏州)有机循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农新科(苏州)有机循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36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