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废弃物硅酸盐水泥配方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02568.X | 申请日: | 2019-0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3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华;殷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明金牛水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7/24 | 分类号: | C04B7/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5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废弃物 硅酸盐水泥 配方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固体废弃物硅酸盐水泥配方,属于建筑耗材配方领域,该水泥配方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分别是:熟料40‑60%、石膏5‑12%、钢渣8‑15%、尾矿10‑25%、建筑垃圾20‑45%,本发明采用新型配方,配方组分合理,水泥的使用效果好,性能稳定,强度高,使用寿命长,可广泛适用于混凝土和水泥制品领域,采用固体废弃物作为原料,可以缓解日益匮乏烧制熟料的资源,降低水泥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消减大气层严重的雾霾,节约替代原生资源,有利于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和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耗材配方领域,具体为一种固体废弃物硅酸盐水泥配方。
背景技术
硅酸盐水泥:凡以硅酸钙为主的硅酸盐水泥熟料,5%以下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统称为硅酸盐水泥,国际上统称为波特兰水泥。
硅酸盐水泥分两种类型,不掺加混合材料的称为Ⅰ型硅酸盐水泥;掺加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混合材料的称为Ⅱ型硅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组成是: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硅酸三钙决定着硅酸盐水泥四个星期内的强度;硅酸二钙四星期后才发挥强度作用,约一年左右达到硅酸三钙四个星期的发挥强度;铝酸三钙强度发挥较快,但强度低,其对硅酸盐水泥在1至3天或稍长时间内的强度起到一定的作用;铁铝酸四钙的强度发挥也较快,但强度低,对硅酸盐水泥的强度贡献小。
目前的硅酸盐水泥在生产过程中,烧制熟料的资源日益匮乏,且烧制熟料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加重大气层的雾霾。
为了解除上述矛盾,节约替代原生资源,有利于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和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亟需生产一种新型固体废弃物硅酸盐水泥,采用工业废料作为原料,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固体废弃物硅酸盐水泥配方,该水泥配方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配合制成:它包括熟料40-60份、石膏5-12份、钢渣8-15份、尾矿10-25份、建筑垃圾20-45份。
优选的,所述钢渣为除去金属铁的钢渣。
优选的,所述尾矿为开采矿产之后余下的废物.
优选的,建筑垃圾为除去金属和其它杂物后的建筑垃圾砖或砼板块。
优选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化学激发剂,化学激发剂用量为原料总重量的 0.02-0.08%,化学激发剂包括碱性激发剂和硫酸盐激发剂。
优选的,该水泥配方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配合制成:它包括熟料40份、石膏5份、钢渣8份、尾矿10份、建筑垃圾20份。
优选的,该水泥配方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配合制成:它包括熟料50份、石膏8份、钢渣11份、尾矿17份、建筑垃圾32份。
优选的,该水泥配方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配合制成:它包括熟料60份、石膏12份、钢渣15份、尾矿25份、建筑垃圾45份。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固体废弃物作为生产原料,在保证生产质量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日益匮乏烧制熟料的资源,降低水泥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消减大气层严重的雾霾,有利于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和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生产过程中不产生对环境的进一步污染,成品具有抗冻性好、抗碳化性能好、耐磨性好等特点,可广泛适用于混凝土和水泥制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明金牛水泥有限公司,未经三明金牛水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25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类苯并噻吩类化合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条码打印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