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水生态循环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02519.6 | 申请日: | 2019-0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4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 发明(设计)人: | 顾燕飞;王彧村;吴家胜;王洁;钱怡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领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2 | 代理人: | 俞晨波 | 
| 地址: | 20006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河流 环形分支 水生态 生态水处理 循环系统 池塘 活水 水生态循环 引流 公园池塘 净化效果 污染问题 净化 出水口 入水口 水循环 再污染 主干道 改良 分解 分流 水源 水质 遗留 公园 建设 | ||
本发明公开了水生态循环技术领域的一种新型水生态循环系统,该新型水生态循坏系统具体步骤如下:S1:沿着河流主干道开设有多处环形分支河流;S2:对步骤S1中的环形分支河流的入水口处建设有生态水处理系统;S3:对步骤S1中的环形分支河流的沿岸位于生态水处理系统的下游,设置有多个公园池塘;S4:将步骤S3中处理后以活水的形式自然流入出水口,本发明通过基于较长的河流长度,在沿岸进行引流,设置有沿岸的池塘公园,并对池塘进行活水引导,提高对水质的分解和净化效果,通过多点分流,逐渐对遗留的污染问题进行净化改良,提高整体水循环的自处理效果,避免直接净化水源导致后期再污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生态循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水生态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有的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作为资源含量丰富的海洋源头的河流保护迫在眉睫,而现有我国的河道污染较为严重,影响重大,无法进行大工程时治理,前期的污染导致后续出现了恶循环,只是净化水源成本高,见效慢,所以需要对此进行一种低成本,长时间,高周期的缓慢改良的水生态循坏系统,改变现有的死水、黑水、臭水问题,所以提出一种循环系统来提高根治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水生态循环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直接净化水源容易被重新污染,成本高,抗意外性底,对入海口的水质并不能出现较佳改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水生态循环系统,该新型水生态循坏系统具体步骤如下:
S1:沿着河流主干道开设有多处环形分支河流,对主干道进行分流,在上游设有入水口,下游设有出水口;
S2:对步骤S1中的环形分支河流的入水口处建设有生态水处理系统,对分流中的不溶物进行大范围处理和过滤,并分离出大量的可用的有机含量较高的泥沙和淤泥,用于对土地增肥;
S3:对步骤S1中的环形分支河流的沿岸位于生态水处理系统的下游,设置有多个公园池塘,有效增加绿化的同时,通过在池塘中增加不同的好氧、厌氧微生物,对水质进行分解改善,并逐渐建立池塘生态圈,提高池塘内部水源中的含氧量和降低氮磷等高浓度的含量,逐步改善水质,并有效的提高水生态抗破坏效果,增加循坏系统的自处理能力;
S4:将步骤S3中处理后的水源定时定期以活水的形式自然流入出水口,排入河流主干道中。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环形分支河流开设在河流主干道的地势平缓,水流速度底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的生态水处理系统为不溶物过滤处理和异味处理的生态水处理系统。
优选的,所述生态水处理系统由:格栅区、好氧填料及生物污泥降解区、缓冲区、过滤区和出水净化区组成;所述好氧填料及生物污泥降解区内设有好氧填料和曝气装置,所述缓冲区内设有浮岛,所述过滤区内填充有卵石层;其中,所述格栅区与所述好氧填料及生物污泥降解区相连,所述好氧填料及生物污泥降解区与所述缓冲区相连,所述缓冲区与过滤区相连,所述过滤区与净化水区相连,环形分支河流分支水源经过出水净化区处理后最终又排放到环形分支河流中。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的相邻两个公园池塘之间安装有控水闸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基于较长的河流长度,在沿岸进行引流,设置有沿岸的池塘公园,并对池塘进行活水引导,在引入完整的基于好氧、厌氧等微生物建立的池塘生态圈后,提高对水质的分解和净化效果,通过多点分流,逐渐对遗留的污染问题进行净化改良,提高整体水循环的自处理效果,避免直接净化水源导致后期再污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生态水处理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25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