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机-有机防晒剂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01997.5 | 申请日: | 2019-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13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靖;喻明英;杨成;曹光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8/02 | 分类号: | A61K8/02;A61K8/27;A61K8/29;A61K8/35;A61K8/37;A61K8/46;A61Q17/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冯瑞;杨慧林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机 有机 防晒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机‑有机防晒剂复合微球,包括聚合物微球体、无机防晒剂纳米颗粒和有机防晒剂,无机防晒剂纳米颗粒负载于所述聚合物微球体的表面;有机防晒剂被包裹于所述聚合物微球体内部。本申请具有全波段防晒作用,本申请激性低、安全性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用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机-有机防晒剂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皮肤美丽健康的追求不断提高,防晒品成为日用化学品发展最快的分支。我国属防晒品新兴市场,防晒类化妆品发展潜力仍巨大。日光中具有皮肤损伤作用的紫外线波段包括短波UVB(290-320nm)和长波UVA(320-400nm)波段,其中UVB可引起皮肤即时损害(如红斑、晒伤),而UVA可深入真皮并产生活性氧簇(ROS),是导致皮肤光老化甚至病变的重要因素。防晒产品的核心功能成分是防晒剂,现有商品化防晒剂包括有机防晒剂(如甲氧基肉桂酸辛酯、对氨基苯甲酸、二苯甲酮-3等)和无机防晒剂(TiO2和ZnO)两类。当前消费者日益重视防晒产品的广谱防护功能(同时防护UVA、UVB),因此多数产品采用无机防晒剂与有机防晒剂复合的配方设计,利用不同防晒剂吸收波段互补,可同时实现高防晒指数和广谱防护性能。然而,现有各类无机、有机防晒剂原料普遍存在人体安全性风险和使用感欠佳等问题。一方面,有机防晒剂多为芳香族化合物,紫外线诱导下易降解并产生ROS,增加皮肤过敏、老化和病变风险,且有机防晒剂可穿过角质层或者经毛囊渗透到真皮,并被全身吸收,引发安全性隐患,同时有机防晒剂往往肤感较油腻。另一方面,无机防晒剂纳米颗粒同样存在毛囊积聚和经皮吸收风险,并产生ROS引起皮肤不良反应;为获得理想防护效果,配方中往往添加高浓度无机纳米颗粒(10-30%),颗粒易团聚产生明显泛白感,而且肤感厚重,使用性较差。当前,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对防晒剂的低刺激性、安全性和良好使用感要求更高。上述问题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具有全波段防晒作用同时刺激性低,安全性良好的一种无机-有机防晒剂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方案是:一种无机-有机防晒剂复合微球,包括聚合物微球体;
无机防晒剂纳米颗粒,其负载于所述聚合物微球体的表面;
有机防晒剂,其被包裹于所述聚合物微球体内部。
进一步的是:所述聚合微球体尺寸为0.1~200μm。
进一步的是:所述无机防晒剂纳米颗粒为氧化锌或二氧化钛纳米颗粒。
进一步的是:述有机防晒剂为阿伏苯宗、奥克立林、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二甲基PABA乙基己酯、水杨酸乙基己酯、三乙醇胺水杨酸、苯基苯并咪唑磺酸及其钾、钠和三乙醇胺盐、二苯甲酮-3、对苯二亚甲基二樟脑磺酸、二乙氨羟苯甲酰基苯甲酸己酯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进一步的是:所述聚合物微球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交联聚合物、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甲基硅氧烷倍半硅氧烷交联聚合物、聚苯乙烯微球中的一种。
本申请进一步的提供一种前述无机-有机防晒剂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聚合物单体和所述有机防晒剂按质量比1:0.05~1:0.5进行混合,形成油相;
将所述无机防晒剂纳米颗粒分散于水中,形成水分散液,其中所述无机防晒剂纳米颗粒占所述水分散液质量百分比的0.01%~10%;
将所述油相、所述水分散剂以及聚合反应催化剂/引发剂混合均质形成乳液后,在20~60℃条件下反应1-24h;
将所述乳液进行干燥即得到无机-有机防晒剂复合微球。
进一步的是:所述水分散剂中所述无机防晒剂纳米颗粒的质量百分比为0.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19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