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聚氨酯假捻盘组件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01563.5 | 申请日: | 2019-0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7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容;朱爱萍;朱曰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华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2G1/04 | 分类号: | D02G1/04 |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陈小秋 |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盘 假捻盘 微孔 多孔聚氨酯 导出盘 导入盘 纺织技术领域 粗糙度 化纤丝 聚氨酯 转动轴 假捻 优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聚氨酯假捻盘组件,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在转动轴上的导入盘、工作盘、导出盘,所述的导入盘、工作盘、导出盘上均设有均匀分布的微孔,或者所述的导入盘、工作盘上均设有均匀分布的微孔,或者所述的工作盘、导出盘上均设有均匀分布的微孔,或者所述工作盘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微孔。本发明一种多孔聚氨酯假捻盘组件,通过在假捻盘上设置微孔,来改变聚氨酯假捻盘的粗糙度,实现优化化纤丝的假捻效果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聚氨酯假捻盘组件,属于纺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氨酯假捻盘是化纤加弹机上盘片式假捻器部件关键零件。聚氨酯假捻盘可根据假捻工艺过程的要求,进一步细分为导入盘、工作盘、导出盘。假捻器上共有三根转动轴,第一根转动轴上安装有导入盘和两个工作盘,第二根转动轴上安装有两个工作盘,第三根转动轴上安装有导出盘和两个工作盘。导入盘位于最上层,导出盘位于最下层,各工作盘则位于导入盘和导出盘之间。
在已有技术中,聚氨酯假捻盘上工作盘是密实固体聚氨酯,导入盘和导出盘均用密实陶瓷制成,它在高达20000转/分的高速旋转情况下,将化纤丝加工成弹性优良的纺织用丝。由于化纤丝和高速旋转的假捻盘相接触时,假捻盘搓着化纤丝,由此化纤丝产生假捻。在这过程中假捻盘的表面粗糙度是一个关键工艺参数。为改善假捻盘的粗糙度,进一步优化化纤丝假捻效果,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为改善聚氨酯假捻盘的表面粗糙度,优化化纤丝的假捻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聚氨酯假捻盘组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孔聚氨酯假捻盘组件,包括安装在转动轴上的导入盘、工作盘、导出盘,导入盘、导出盘由陶瓷制成,工作盘由聚氨酯制成,所述的导入盘、工作盘、导出盘上均设有均匀分布的微孔,或者所述的导入盘、工作盘上均设有均匀分布的微孔,或者所述的工作盘、导出盘上均设有均匀分布的微孔,或者所述工作盘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微孔。
本发明一种多孔聚氨酯假捻盘组件,通过在假捻盘上设置微孔,来改变聚氨酯假捻盘的粗糙度,实现优化化纤丝的假捻效果的目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导入盘用陶瓷制成,由于粗糙要求较高,因此所述导入盘上的微孔孔径优选为0.1-102nm,孔密度优选为102-103/CM2。
所述的工作盘由于粗糙度要求范围较宽,因此所述工作盘上的微孔孔径优选为103-106 nm,孔密度优选为103-105/CM2。
所述的导出盘用陶瓷制成,由于粗糙度要求较高,因此所述导出盘上的微孔孔径优选为0.1-102nm,孔密度优选为102-103/CM2。
为进一步优化化纤丝的假捻效果,本发明一种多孔聚氨酯假捻盘组件,在导入盘、工作盘、导出盘上设置不同孔径、不同密度的微孔,致使它们之间的粗糙度不同,以达到进一步优化化纤丝假捻效果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多孔聚氨酯假捻盘组件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多孔聚氨酯假捻盘组件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多孔聚氨酯假捻盘组件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华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华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15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