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6系铝合金强度的时效热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01355.5 | 申请日: | 2019-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4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罗世兵;罗登;李文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友升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F1/04 | 分类号: | C22F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龚敏 |
地址: | 2017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时效热处理 均热 保温 屈服 高性能要求 汽车轻量化 热化处理 延伸率 双级 制备 | ||
一种提高6系铝合金强度的时效热处理方法,包括:对所述6系铝合金进行双级均热化处理,在145~165℃时,进行2~6h的均热保温;升温至170~185℃时,进行5~10h的均热保温。本发明制备得到的6系铝合金的抗拉强度≥330MPa,屈服强度≥315MPa,延伸率≥8%,显著提高6系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能够满足产品的高性能要求,适用于汽车轻量化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6系铝合金强度的时效热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铝合金型材凭借强度高、质量轻、易成型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目前,针对6082铝合金,现有的标准要求如下:GMW15665标准:T6性能,抗拉强度≥300MPa,屈服强度≥270MPa,延伸率≥8%;EN755性能标准:T6性能,抗拉强度≥290MPa,屈服强度≥250MPa,延伸率≥8%;GB/T6892性能标准:T6性能,抗拉强度≥310MPa,屈服强度≥260MPa,延伸率≥10%。
基于各种标准对6082铝合金的定义,目前的时效工艺能够满足其性能的要求。但趋于铝合金在汽车行业应用的推广,不同部件的要求也趋于个性化,对6082性能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例如,进一步要求6082铝合金的抗拉强度提升至330MPa以上、屈服强度达到315MPa以上,具体性能要求如下:T6性能,抗拉强度≥330MPa,屈服强度≥315MPa,延伸率≥8%。
Al-Mg-Si系合金时效强化原理主要为:α(Al基过饱和固溶体)→GP区→β″→β′→β。6082铝合金是属于合金含量高的Al-Mg-Si合金,其中合金含量高,固溶密度高,自然时效敏感性较强,即时效强化过程中β″亚稳定相、β′亚稳定相、β稳定相之间相变过程敏感、难控制,而且,6082铝合金挤压成型后在室温下的自然时效相对较强,对合金性能影响比较大,这种现象不利于后续通过人工时效得到较高的性能,特别是难以得到抗拉强度提升至330MPa以上、屈服强度达到315MPa以上的铝合金型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6系铝合金强度的时效热处理方法,制备得到的6系铝合金的抗拉强度≥330MPa,屈服强度≥315MPa,延伸率≥14%,显著提高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适用于汽车轻量化设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研究发现:6系铝合金强化相的析出速率取决于时效的温度;时效过程中,降低强化相析出转变的差异性,提升其一致性,会增加最终合金中有提升强度作用的强化相的含量,达到提升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的目的,是本发明的关键技术。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高6系铝合金强度的时效热处理方法,包括:对所述6系铝合金型材进行双级均热处理,具体包括:
1)在145~165℃时,进行2~6h的均热保温;
2)升温至170~185℃时,进行5~10h的均热保温。
进一步的,步骤(1)中,将6082铝合金型材从室温升温到145~165℃所用的时间为70~80min。
进一步的,步骤(2)中,将6082铝合金型材从145~165℃升温到170~185℃所用的时间为30~40min。
优选的,所述提高6系铝合金强度的时效热处理方法包括:(1)在160℃时,进行4h的均温保温;(2)升温至170℃时,进行8h的均温保温。本发明通过低温160℃+高温170℃的热处理工艺,将强度峰值控制在β″相末和β′相初。
优选的,步骤1)中,将6082铝合金从室温升温到160℃的升温时间为70~80min。
优选的,步骤2)中,将6082铝合金从160℃升温到170℃的升温时间为30~40min。
优选的,所述6系铝合金为6082牌号铝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友升铝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友升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13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