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S架构下的水质监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01256.7 | 申请日: | 2019-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7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马聪;华亮;羌予践;陈峰;周圳;陈沂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南通先进通信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26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参数 取水 客户端软件系统 水质测量仪 水质监控 水质数据 遥测装置 客户端 微型泵 水质 检测 水域 水质监控系统 移植 通信数据量 安装软件 框架开发 数据传输 双向通讯 大系统 低带宽 进水管 锚定链 物联网 浏览器 上传 取出 订阅 监控 发布 开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S架构下的水质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多参数水质遥测装置放置到需要检测水质的水域;B、在线多参数水质遥测装置内部的取水微型泵,通过锚定链进水管进行取水;C、在线多参数水质测量仪对取水微型泵取出的水进行检测;D、将多参数水质测量仪检测的水质数据上传;E、管理员查看水域的水质数据,本水质监控系统采用B/S框架开发,无需安装客户端,客户端无需安装软件,采用浏览器即可实现监控,在B/S架构下采用MQTT技术进行数据传输,采用MQTT双向通讯协议,控制起来更加方便,移植MQTT客户端软件系统,其发布/订阅模式成为当前物联网开发的方向,移植MQTT客户端软件系统,具有低带宽,通信数据量远低,适合大系统的搭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质监控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B/S架构下的水质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B/S架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架构模式。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架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架构。在这种架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B/S架构是WEB兴起后的一种网络架构模式,WEB浏览器是客户端最主要的应用软件。这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Browser),如NetscapeNavigator或Internet Explorer,服务器安装Oracle、Sybase、Informix或SQL Server等数据库。浏览器通过Web Server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TCO)。
传统水质监测系统网络结构下,软件设计存在问题:
软件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即C/S框架,其水质监测设备与服务器的通信,采用GPRS/CDMA/4G等技术,与服务器的数据接口采用采用虚拟串口、串口透传技术,服务器端采用组态软件(如wincc、ifix、组态王等)或应用软件(VB、VC等)进行二次开发,形成应用软件,但是组态软件为C/S模式。数据在服务器上,由应用软件实现数据实时显示、曲线显示、数据库存储、报表等功能。C/S框架下得软件开发,必须在客户家上安装客户端,通过客户端软件访问服务器,以前就是有采用B/S框架,由于http协议问题很难做到反向控制,即使做到也是采用网页内嵌applet技术,可惜现在applet因为涉及互联网安全,该技术现在逐渐被淘汰。
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浏览器/服务器软件开发逐渐成为当前软件开发主流,B/S框架下得软件开发,其客户端无需安装软件,只需要采用IE浏览器或其他浏览器即可实现监控的要求。本水质监控系统采用B/S框架开发,因此无需安装客户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S架构下的水质监控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S架构下的水质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多参数水质遥测装置放置到需要检测水质的水域;
B、在线多参数水质遥测装置内部的取水微型泵,通过锚定链进水管进行取水;
C、在线多参数水质测量仪对取水微型泵取出的水进行检测;
D、将多参数水质测量仪检测的水质数据上传;
E、管理员查看水域的水质数据。
优选的,所述根据步骤A将多参数水质遥测装置放置到需要检测水质的水域,并采用锚定对多参数水质遥测装置放置进行锚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南通先进通信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大学;南通先进通信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12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水质在线分析仪
- 下一篇:一种活性铝含量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