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调整阀配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90001746.6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13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久保俊博;中村朋矢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J37/00 | 分类号: | B62J37/00;B60K15/035;F02M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洪秀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整 配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调整阀配置结构。实施方式的调整阀配置结构具备:主框架(22),其在跨骑型车辆(1)中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燃料箱(5),其配置在所述主框架(22)的上方;吸附罐(30),其配置在所述燃料箱(5)的下方;进气装置(40),其配置在所述吸附罐(30)的下方,向发动机(11)导入来自所述吸附罐(30)的返回燃料;调整阀(50),其配置在所述吸附罐(30)与所述进气装置(40)之间,调整来自所述吸附罐(30)的所述返回燃料的量;以及净化管(32),其将所述吸附罐(30)与所述调整阀(50)连接,所述调整阀(50)以所述净化管(32)能够沿着车辆上下方向配设的方式设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整阀配置结构。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跨骑型车辆中,将内置螺线管的净化控制阀(PCSV)设置于主框架的结构。与PCSV连接的净化管沿着主框架在前后方向上配设。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7/018246号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概要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根据配置在主框架的周边的车辆部件的配置结构而净化管的拉绕变得复杂。特别是在燃料箱、吸附罐及进气装置接近配置的结构中,净化管的拉绕容易复杂化,希望净化管的缩短化。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净化管的缩短化的调整阀配置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涉及一种调整阀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具备:主框架(22),其在跨骑型车辆(1)中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燃料箱(5),其配置在所述主框架(22)的上方;吸附罐(30),其配置在所述燃料箱(5)的下方;进气装置(40),其配置在所述吸附罐(30)的下方,向发动机(11)导入来自所述吸附罐(30)的返回燃料;调整阀(50),其配置在所述吸附罐(30)与所述进气装置(40)之间,调整来自所述吸附罐(30)的所述返回燃料的量;以及净化管(32),其将所述吸附罐(30)与所述调整阀(50)连接,所述调整阀(50)以所述净化管(32)能够沿着车辆上下方向配设的方式设置。
根据该结构,在从车辆上方按照燃料箱、吸附罐、调整阀、进气装置的顺序配置的结构中,调整阀以净化管能够沿着上下方向配设的方式设置,由此发挥以下的效果。由于允许净化管在上下方向上配设,因此与将净化管沿着主框架仅在前后方向上配设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净化管的拉绕。因此,能够实现净化管的缩短化。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的特征在于,在侧视观察下,所述吸附罐(30)、所述进气装置(40)及所述调整阀(50)配置在所述燃料箱(5)的前端与后端之间(A1)。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吸附罐、进气装置及净化管在燃料箱的前后之间的区域内配设。因此,在侧视观察下,与吸附罐、进气装置及调整阀中的至少一个配置在比燃料箱的前端或后端靠外方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整体的配管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的特征在于,在主视观察下,所述调整阀(50)配置在所述燃料箱(5)的左右宽度内(W1)。
根据该结构,与在主视观察下调整阀配置于燃料箱的左右宽度外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净化管的进一步的缩短化。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罐(30)配置在比所述主框架(22)靠上方的位置,所述发动机(11)配置在比所述主框架(22)靠下方的位置,所述净化管(32)以沿着上下方向横穿所述主框架(22)的方式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900017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路装置和变流器模块
- 下一篇:空调通道装置的区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