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电机的轴承结构、电机以及空调机的室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90000831.0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9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月田顺司;藤井浩和;小川达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C23/04 | 分类号: | F16C23/04;F16C17/10;F16C27/06;F16C35/063;F24F1/0007;H02K5/167;H02K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邓毅;马建军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轴承 结构 以及 空调机 室内 | ||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轴承结构、电机以及空调机的室内机,可以抑制组装工时。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轴承结构即第1轴承结构(91)主要具备第1轴承(91a)、第2轴承(91b)、第1保持部件(92a)、第2保持部件(92b)以及弹性体(93)。轴承(91a、91b)沿第1传动轴(22c)的轴向配置。轴承保持部件(92a、92b)分别支撑轴承(91a、91b)。弹性体(93)夹在与轴向相邻的轴承(91a、91b)之间,并被第2保持部件(92b)所包围。弹性体(93)的最外部(93b)和第2保持部件(92b)之间的径向距离即第1长度(L1),比弹性体(93)的最外部(93b)与第1传动轴(22c)之间的径向距离即第2长度(L2)短。第1长度(L1),比弹性体(93)的最内部(93a)与第1传动轴(22c)之间的径向距离即第3长度(L3)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一种电机的轴承结构,特别是支撑传动轴的电机的轴承结构,以及具备该轴承结构的电机和具备该电机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相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支撑传动轴并使其自由旋转的多个轴承,一般都是沿传动轴的轴向配置的电机的轴承结构。例如,专利文献1(特开2011-89533号公报)公开的电机的轴承结构,具有通过轴承保持部件保持的2个轴承,和夹在该2个轴承之间的弹性体。由于该弹性体的弹力,轴承会被压向轴承保持部件,相对于轴承保持部件轴承可以自由倾斜。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特开2011-89533号公报)公开的轴承结构的组装工序中,对弹性体在传动轴的径向上的对位要求高精度。这是因为,如果对弹性体的径向位置管理不到位,则轴承在径向上无法均等的承受弹性体的弹力,有可能妨碍轴承的倾斜。但是,轴承结构的组装工序中弹性体的位置管理,是需要时间的工序,会导致增加工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抑制组装工时的电机的轴承结构,以及具备该轴承结构的电机和具备该电机的空调机的室内机。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第1方面的电机轴承结构,是支撑传动轴的轴承结构,具备多个轴承和轴承保持部件与弹性体。多个轴承沿传动轴的轴向配置,且可自由旋转地支撑传动轴。轴承保持部件用于保持轴承。弹性体夹在沿着传动轴的轴向相邻的轴承之间。弹性体由轴承保持部件包围。弹性体将轴承压向轴承保持部件。弹性体具有在传动轴的径向上距离传动轴最近的最内部,和在传动轴径向上距轴承保持部件最近的最外部。弹性体的最外部和轴承保持部件之间的径向距离即第1 长度,比弹性体的最外部和传动轴之间的径向距离即第2长度短。第1长度,比弹性体的最内部与传动轴之间的径向距离即第3长度短。
第1方面的电机轴承结构,其中,夹在多个轴承之间支撑弹性体的传动轴,由轴承保持部件包围。弹性体与轴承保持部件之间的缝隙比弹性体与传动轴之间的缝隙小。因此,在组装轴承结构时,在将弹性体插入轴承保持部件时,无需严格管理弹性体径向的位置。由此,可以省略所需的弹性体位置管理工序,从而可以削减轴承结构的组装工时。因此,第1方面的电机轴承结构,可以抑制组装工时。
本实用新型的第2方面的电机轴承结构,为第1方面的电机轴承结构,其中,轴承由第1轴承和第2轴承组成。轴承保持部件由仅保持第1轴承的第1保持部和仅保持第2轴承的第2保持部件组成。
第2方面的电机轴承结构,其中,通过夹在第1轴承与第2轴承之间的弹性体的弹力,可以很容易实现第1轴承被压向第1保持部件,第2轴承被压向第2 保持部件的构成。因此,第2方面的电机轴承结构,组装工序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第3方面的电机轴承结构,为第2方面的电机轴承结构,其中,第2保持部件具有包围第1轴承、第2轴承以及弹性体的、并与第2轴承接触的内周面。第2保持部件的内周面径向周长,在轴向上从第2轴承侧向第1轴承侧至少有部分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900008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炼胶料X射线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中文教学装置